外匯市場供求狀況逐步改善,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
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
2019年,雖然外部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上升,但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并保持基本穩定,匯率預期總體平穩。
在匯率彈性增強背景下,如何看待2020年的人民幣匯率走勢?企業等各類主體如何做好匯率風險管理?記者帶您解讀數據、述說變化——
在17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介紹,2019年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并保持基本穩定,匯率預期總體平穩。
據介紹,2019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出的特點有:銀行結售匯小幅逆差,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呈現順差;近期外匯市場供求狀況逐步改善,跨境資金凈流入增多;售匯率總體穩定,企業外匯融資保持平穩;結匯率穩中有升,市場主體持匯意愿有所減弱;銀行遠期結售匯呈現順差以及外匯儲備余額穩中有升等。
“2019年5月份以來,雖然外部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上升,但我國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銀行結售匯數據呈現逐步改善的發展態勢,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結售匯月均逆差分別為80億美元、50億美元和26億美元,逆差規模不斷收窄,12月份結售匯呈現順差22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情況看,由三季度的逆差287億美元轉為四季度順差220億美元。”王春英說。
王春英表示,2019年,衡量購匯意愿的售匯率,也就是客戶從銀行買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7%,低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同時,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也就是客戶向銀行賣出外匯與客戶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4%,高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
“穩定、平衡、理性、有序”,王春英用這八個字來總結和評價2019年外匯市場形勢。“穩定”主要表現為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上保持基本穩定;“平衡”主要是指外匯市場供求呈現基本平衡;“理性”體現為外匯市場主體的跨境投融資和結售匯行為更加理性;“有序”主要是指外匯市場更加健康有序。
展望2020年外匯形勢,王春英預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仍將“穩”字當頭。從外部環境看,2020年依然存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包括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國際金融市場脆弱性增強,國際政治也存在不穩定因素。“但中國經濟基本面、政策基本面以及市場基本面仍會繼續發揮穩定外匯市場的主導作用。”
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流入境內證券市場的外資越來越多,如何看待這一情況?王春英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總的來看,境內債券、股票市場吸引外資流入具有積極意義。比如,能夠增加境內主體融資渠道,更加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為境外人民幣提供有效投資機會,有利于增強人民幣在境外的吸引力;豐富境內市場參與者主體,吸收有經驗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國內市場。
“未來境外資本投資中國市場具有較大增長空間。”王春英說,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債市、股市規模在全球均位居第二位,但外資占比仍較低,未來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中國證券市場在債券收益率、股票估值方面具有較大吸引力。
談及人民幣匯率走勢,王春英表示,未來,我國會繼續堅持完善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繼續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記者 姚進)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