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開列任務清單 國企改革步入“施工高峰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1-27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攻堅之年、關鍵之年。《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多地印發相關實施方案并召開年度工作會,在敲定未來三年國企改革發展“施工圖”的同時,明確開列2021年的任務清單。按照國資委的要求,力爭今年底要完成三年總體任務的70%以上。從多地披露的信息來看,重組整合、雙向混改、改制上市等將有大動作涌現。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國企改革步入“施工高峰期”,諸多紅利將加速釋放。


      2020年各地國資監管企業實現營收29.2萬億元,同比增長7.2%;實現凈利潤1.2萬億元,同比降幅從一季度78.9%的最低谷逐月收窄至8.5%。其中,江蘇、四川、湖南、貴州、廣西、海南、天津等9個地方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國有企業有效應對多重沖擊、實現穩健運行的背后,靠的是持續深化各項改革。2020年啟動實施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吹響了新一輪改革“沖鋒號”。


      日前召開的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暨地方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會議(下稱“會議”)強調,確保三年行動落實落地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的實施方案要在春節前全部印發實施。


      在此之下,多個省區市相繼明確任務書和施工圖,建立工作臺賬,聚焦改革重點全力突破。“地方國企改革的趨勢和特點之一是根據地方國有經濟布局和國資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進一步打破行業壁壘以及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壁壘。”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國企混改與員工持股研究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天津明確,到2022年,75%以上國有資本集中到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安徽提出,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2021年將依托省港航集團啟動新一輪港航資源整合。


      內蒙古透露,全區“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與結構戰略性調整規劃將在今年6月前編制完成。支持區屬國有企業與中央企業、其他地方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重組整合。加快區屬企業橫向、縱向調整,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升級,推動眾多中小國有企業優化整合。


      四川2021年重點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干多支”等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優化空間布局,大力推進國資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打造一批地方國企航母艦隊。


      朱昌明認為,今年國資國企將更多地通過重組方式進入新興產業,而且重組整合將不再局限于國企之間或民企之間,國企與民企之間的重組將增多。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將成為實施盤活資產、重組整合、優化配置的關鍵主體。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重要突破口。例如,上海提出,國有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作為重要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實施“二次混改”。廣西提出,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選定一批條件成熟的企業(項目)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企業研究室副主任李紅娟預計,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實施,混改將進入全面深化階段,即通過建立和完善更加適應市場發展的機制,優化和調整混改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權責利關系,激活企業運營活力和決策效率等,以提高企業整體效益。未來,混改不僅包括在國有企業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國企改制以及重組等,也包括通過國有資本參股非公企業、以及國有企業之間交叉持股的方式實現“雙向混改”。


      不過,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會議上強調,混改是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但不是國企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以混改的數量、比例、進度、范圍等情況作為國企改革的標志。他表示,要加強全過程監督,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把混資本和改機制結合起來,引入更加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在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上率先取得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重組還是混改,資本市場已成為推動國資國企改革落地實施以及國資國企做優做強做大的關鍵平臺,眾多地方紛紛加大資產證券化力度。


      山西提出2021年加大資產證券化力度,支持培育企業上市。安徽明確,到2022年,推動5戶企業改制上市,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達到25戶左右。上海的目標則是新增10家左右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朱昌明認為,未來資本市場將成為國企進一步深化改革的主戰場,可以大幅提升國企市場化水平和融資效率。2021年將有大量混改企業和員工持股企業上市,將改變資本市場對于國企的價值判斷標準,像海康威視、萬華化學這樣的高成長國有上市公司將不再是個例。


      在他看來,未來國企改革紅利主要體現在產業機會、科技創新、企業整合等領域,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面對新經濟發展的要求,面對新老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都需要跳出傳統發展思維和模式,充分利用國企改革帶來的機遇,真正實現“國民融合”帶來的資源整合和取長補短,推動高質量發展。(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天津等20多個省市推進員工持股 試點企業將擴圍

      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天津、北京、上海、江西、山東、廣東、重慶等20多個省市明確要推進地方國企員工持股試點,并且多個省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落實意見或方案已經出臺,試點企業名單將進一步擴圍。
      2017-05-03
    • 多項數據增速趨緩 財稅、國企改革效應可期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指出,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 9%、6 7%、6 6%、6 5%,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
      2017-05-05
    • 國企改革重磅文件出爐 國資委不干預企業自主經營權

      在各地國企改革風生水起之際,國資國企改革再添重磅文件。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明確要求調整優化國資監管職能,改進監管方式手段,著力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
      2017-05-11
    • 國企改革新動向:混改提速升級改制年內“收尾”

      今年以來,國企改革主要在哪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力?成效如何?下一步將有什么新動向?國務院國資委2日舉行新聞吹風會回應了相關熱點。
      2017-06-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