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印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推動混改企業上市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27





      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國企改革已進入攻堅之年。


      今年1月,山西省出臺了《山西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明確了全省2020~2022年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與路線圖。春節后的首個工作日,山西國資運營公司舉行的新春團拜會上傳出消息,山西要推動國資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激活用好存量上市公司,大力培育新增上市公司,全力提升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率,同時引導企業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努力打造2~3個像汾酒集團一樣的企業。


      山西之外,黑龍江、安徽、廣西等十多個省份已印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黑龍江、安徽一些地區提出“推動混改企業上市”。


      “今年要完成三年改革任務的70%以上。大家都要有實質性的動作,上市雖不是混改企業唯一的手段,但是很重要的抓手。”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社會資本已蠢蠢欲動


      春節期間,某知名投行北京區域負責人徐先生的視線已投向天津、浙江、江西、山西等地方國企。“今年以來,共有5家國企在A股上市,3家為央企,2家為地方國企,我的預判是,今年上市的混改企業不少,而我們也快速準確地找到優質資產的子公司以及我們的定位。”


      他說,前期的案頭工作,其團隊已早有準備。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發布,《指導意見》提出,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企,原則上都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積極引入其他國有資本或各類非國有資本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并著力推進整體上市。


      “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到國有資本布局結構的合理性等,都需要時間。”徐先生表示。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在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


      去年,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在相關負責人與多位專家的解讀中,均提到“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要通過推動國企的上市以及圍繞上市進行的各種改革”。


      胡遲表示,對于“混改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大家的理解不同,有的企業不敢混、不愿混,也有為混而混、一混了之、重混輕改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雙向進入”“優勢互補”對于國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機和活力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中國經濟逐步形成雙循環新格局的背景下,積極推動國企上市,可以助力公司治理、監管等體系的構建”。


      十八大以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穩中加快,改革氛圍已經形成。


      2019年,國資委數據顯示,中央企業實施混改3700多項,引入非公資本超過1萬億元,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超過70%,比2012年底提高近20個百分點;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的65%已進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61%、利潤總額的88%來自上市公司。


      本月2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國企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企業2020年全年實施混改超過900余項,引入社會資本超過2000億元。


      雖然有疫情因素,徐先生去年還是帶隊考察了一些地區的國企子公司,“從公司的管理等方面,的確有變化,更有期待”。


      推動混改企業上市


      《方案》中并沒有對資產證券化提出具體指標,但胡遲認為,經過三年的改革,代表混合所有制重要特征的國有絕對控股、相對控股或者國有資本參股的上市公司會越來越多。


      國企出身的徐先生對《方案》的這種敏感度在另一個文件中找到了“落點”,去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上市公司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17條政策舉措。《上市公司意見》指出,鼓勵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發揮證券市場價格、估值、資產評估結果在國有資產交易定價中的作用,支持國企依托資本市場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自去年底開始,廣西、黑龍江、山西等地印發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多有提及“推動混改企業上市”。


      比如,黑龍江省明確要利用三年左右時間,著力解決資產不優、活力不足、歷史遺留問題多等問題,補短板、強弱項,2021年,黑龍江將完成國企改革三年任務總量的70%;廣西提出,到2022年,自治區力爭實現新增5戶左右的國企上市,鼓勵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進持股5%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來參與公司的治理;安徽明確,到2022年,推動5戶企業改制上市,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達到25戶左右;山東提出,到2022年實現混改戶數、資產雙提升,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江西針對本省國有經濟規模總量偏小、布局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足、引領帶動作用不強等問題,強化了關鍵領域改革舉措,包括加大市場化戰略重組和并購力度,加強國有資產資源盤活和提高集中度,加快推動企業改制上市步伐。


      “這與我國新股發審機制也有一定關系,從審批制、核準制到注冊制改革,加之退出機制的完善與成熟,發展逐漸健康,資本市場才能迎來‘高光’時刻。”胡遲認為。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天津等20多個省市推進員工持股 試點企業將擴圍

      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天津、北京、上海、江西、山東、廣東、重慶等20多個省市明確要推進地方國企員工持股試點,并且多個省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落實意見或方案已經出臺,試點企業名單將進一步擴圍。
      2017-05-03
    • 多項數據增速趨緩 財稅、國企改革效應可期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指出,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 9%、6 7%、6 6%、6 5%,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
      2017-05-05
    • 國企改革重磅文件出爐 國資委不干預企業自主經營權

      在各地國企改革風生水起之際,國資國企改革再添重磅文件。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明確要求調整優化國資監管職能,改進監管方式手段,著力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
      2017-05-11
    • 國企改革新動向:混改提速升級改制年內“收尾”

      今年以來,國企改革主要在哪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力?成效如何?下一步將有什么新動向?國務院國資委2日舉行新聞吹風會回應了相關熱點。
      2017-06-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