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貸供需兩旺 結構不斷優化——解讀2月我國金融數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18





      2月份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4529億元。專家表示,2月歷來是貸款投放的“小月”,今年2月信貸增長較多,足見當前實體經濟需求旺盛,金融支持及時有力,信貸呈現供需兩旺態勢。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月末,我國人民幣貸款余額177.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2個和0.8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盡管疫情對去年2月信貸需求和投放造成擾動,但2016年至2020年的數據顯示,這5年2月份平均新增人民幣貸款為9055億元,可見今年2月信貸供需確實比較旺盛。


      前兩個月,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4.94萬億元。與此同時,我國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扣除基數影響,主要指標增勢平穩。國家統計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長16.9%。


      我國工業生產較快增長的背后,離不開金融支持。2月新增貸款結構明顯優化,超八成新增貸款投向實體經濟,且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


      數據顯示,2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萬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增加1.1萬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的期限結構繼續向中長期傾斜,說明實體經濟持續向好、企業融資需求強勁,也反映出當前信貸政策的精準導向。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


      數據顯示,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個和1.3個百分點。


      溫彬認為,2月M2增速有所回升,整體保持平穩。更加靈活精準的貨幣政策將更好助力經濟穩定恢復、激發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金融機構要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對此,專家認為,銀行將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的背景下,貨幣政策將加強結構性調節,加大對制造業、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實體經濟中長期資金供給制度安排。


      王青認為,政策繼續強調加大對制造業貸款支持力度,推動近期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大幅多增。未來,隨著政策逐步落地,制造業貸款比重將進一步提升,支持制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將不斷增大。(記者吳雨)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雙支柱”框架+協調監管 應對潛在上升金融風險

      2017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及“一行三會”高層均表示,需警惕后危機時代潛在上升的金融風險,探索建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同時推進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2017-03-27
    • 我國對外金融資產民間部門持有占比首次過半

      我國對外金融資產民間部門持有占比首次過半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晚間公布《2016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報告內容顯示,2016年,我國對外金融資產中民間部門持有占比首次過半。
      2017-03-31
    • 財政資本雙管齊下 金融支持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提出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會議要求,要健全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著力增強新動能成長動力。
      2017-04-10
    • 國資委推動央企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金融機構躍躍欲試

      在近日召開的國資委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上,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推動符合雄安新區定位和戰略發展需要的央企在京單位有序遷入雄安新區,大力支持中央企業將新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高端服務業企業落戶雄安新區
      2017-04-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