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財經委會議提促進共同富裕、三次分配 釋放了什么信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8-19





      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研究了扎實促進共同富裕問題,社會反響熱烈。


      會議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并提高精準性,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扎實邁進。


      充分估計促進共同富裕的難度,具體抓手有哪些


      對“促進共同富裕”的強調,是否意味著政策的優先級發生了變化?對于企業和市場又意味著什么?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楊志勇向澎湃新聞表示,需要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奮斗目標,要分階段去實現。他指出,在現階段,要充分估計共同富裕目標實現的難度,要認識到共同富裕目標實現需要一個過程。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重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同時不要忘記共同富裕的目標。”楊志勇說道。


      北京鼎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原聯合信用評級總經理張志軍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指出,今年受到嚴監管兩個行業,一個是房地產,另一個教培行業,二者都與要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有關。因為高房價和高教育成本都會加劇貧富差距,不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本輪針對相關行業的治理更有劃時代的新方向:經濟治理大方向轉向實現社會公平、產業自主和國家安全,其持續時間可能更久,對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


      在邢自強看來,中國新階段的治理重點可能已從發展優先,轉為平衡發展與安全。這包括,重新平衡企業盈利與勞動者報酬在經濟分配中的比例、敦促企業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維護數據和產業鏈安全。


      邢自強表示,促進共同富裕包括三大抓手:轉移支付、社會保障、回饋社會。結合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實施方案,潛在的具體措施可能包括五項:1。 長線而言逐步推出房產稅、遺產稅、資本利得稅,調節高收入。2。 設立和經濟增長和通脹掛鉤的工資調節機制,保障普通勞動者收入分享經濟紅利;3。 中央政府逐步統籌地方土地出讓收入、通過轉移支付向欠發展的地區和群體傾斜;4。 通過國企改革和劃歸國企股權給社保,加強低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障;5。 利用稅收優惠和社會榮譽等政策鼓勵富裕團體和企業開展捐贈、回饋社會、慈善等。


      “三次分配”有何內涵


      此次會議上提到的“三次分配”引發了眾多關注,有何內涵?


      《學習時報》曾在2020年年初刊載的文章《第三次分配:內涵、特點及政策體系》中稱,第三次分配是社會主體自主自愿參與的財富流動。較之于初次分配更關注效率、再分配以強制性來促進整體公平正義,第三次分配體現社會成員的更高精神追求,“在道德、文化、習慣等影響下,社會力量自愿通過民間捐贈、慈善事業、志愿行動等方式濟困扶弱的行為,是對再分配的有益補充”。


      《學習時報》文章稱,“第三次”并不是指在時序上一定要發生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實踐中三者是互相交錯并行不悖的;有的志愿勞動與初次分配同時發生,有的捐贈發生在再分配之前而獲得稅收減免。因此,第三次分配可理解為不同于市場主導和政府主導的“第三類分配”。


      從內涵上看,初次分配是以市場為主導的要素合作博弈,使要素總體貢獻最大化;再分配是政府在公平正義等國家價值導向下的強制性干預;而第三次分配是在向善、為公、樂施等社會價值理念的引導下,在法律政策的鼓勵和促進下,由既看得見又看不見、并非由利益驅動或公權力強制、卻充滿活力的“社會之手”所推動的。


      楊志勇分析認為,三次分配是分層次的。初次分配是最基本的,重在提高效率,讓勞動和各種要素得到對應的報酬。初次分配主要是市場機制分配,所存在的問題要通過再分配來解決。再分配的方式有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政府對家庭和個人的補助)等,政府通過改善公共服務,也能促進再分配的公平。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領域的公共服務改善,可以增加個人(家庭)的可支配收入。而第三次分配是補充性的,慈善性捐贈就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


      楊志勇表示,第三次分配還需要一些制度支持,第三次分配往往通過非營利性組織,社會應該有鼓勵成立相關盈利性組織的措施。此外,第三次分配是自愿的,但只要做好,社會就有捐贈的良好氛圍,共同富裕的目標就更容易實現。


      楊志勇指出,當前稅收制度要更加注意提高直接稅收入比重,讓直接稅在調節個人收入和財產差距中發揮作用。社會保障制度要需要進一步完善,讓養老、就業、醫療等都有更充分的保障。


      邢自強預計,經濟利益的分配更多轉向普通勞動者,企業和資本盈利占經濟的比例可能會逐步下降;從行業角度看,那些導致收入差距擴大、社會焦慮加劇、環境污染加重,以及有數據安全風險的行業和商業模式,或將在今后數年受到進一步約束。針對科技企業、平臺經濟以及房地產的監管或將持續。相反,與國家戰略方向一致的行業,如國產大眾消費品牌、硬件科技自主化、網絡安全、創新藥、職業培訓、新能源產業等仍將獲得政策支持。


      轉自:澎湃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將多舉措“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我國將多舉措“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3日正式公布,第一次在全會文件中突出強調“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并在收入分配領域亮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
      2020-11-05
    • 中央萬字長文定調:共同富裕示范區來了!

      中央萬字長文定調:共同富裕示范區來了!

      據新華社,《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10日發布,賦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務,先行先試、作出示范,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2021-06-11
    • “一行兩會一局”詳解:促進共同富裕 金融應該如何發力

      “一行兩會一局”詳解:促進共同富裕 金融應該如何發力

      “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日前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一行兩會一局)召開專門會議,學習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精神,...
      2021-08-30
    • 31條金融舉措出臺 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31條金融舉措出臺 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
      2022-03-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