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十四五”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敲定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施工圖。根據《方案》,到2025年,基本建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東中西三條通路持續強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樞紐 運營更加高效,對沿線經濟和產業發展帶動作用明顯。
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實施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協調和貨源組織不斷增強,初步形成東中西三條通路構成的主通道布局。不過《方案》也指出,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鐵路等基礎設施存在短板,港口設施和服務能力仍有不足,通道物流體系尚不完善,運行效率和規模效益偏低等。
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副司長周小棋在9月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與《規劃》相比,《實施方案》提出了推進任務落實的新路徑、新方法,主要體現在著力補齊主通道和樞紐建設短板弱項、著力提高通道運輸組織和物流質量效益、著力降低成本和優化服務、著力推進通道融合開放發展。
具體來看,在加快推進主通道建設方面,將暢通西線通路,以打通缺失路段為重點,優化完善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西通路,建設黃桶至百色鐵路,加強既有鐵路擴能改造;擴能中線通路,以打造大能力通路為重點,加快提升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中通路運輸能力,有序推進貴陽至南寧高鐵建設,釋放既有干線貨運能力;完善東線通路,以提升既有線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東通路。
在強化重要樞紐功能方面,將加快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優化港區資源整合與功能布局,提升碼頭、航道設施能力及智能化水平;打造海南洋浦區域國際集裝箱樞紐港,著力提升洋浦港集裝箱碼頭、航道等級和集疏運體系能力,增強國際中轉業務功能。
在推動西部地區加快開放融合發展方面,《方案》明確,發揮通道對區域協調發展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培育通道經濟增長極,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北部灣城市群,壯大黔中、滇中等城市群,加快重點都市圈建設。加快都市圈資源要素聚集,拓展服務業態,吸引產業集聚發展等。“通過上述措施,將更好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區位優勢及資源稟賦,推動通道建設帶動西部地區進一步開放融合發展。”周小棋說。(記者 汪子旭)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