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政策支持 綠色產業投資加力“踩油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26





      近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部署密集展開,加大綠色產業投融資支持力度。《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國家自主貢獻重點項目庫建設,挖掘高質量的低碳項目,推進氣候投融資工作。多地也探索建立綠色項目庫,為碳減排等項目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更多綠色產業投資渠道正加速開啟,其中,保險資金ESG投資指引正研究制定,將進一步細化要求,為機構開展綠色投資提供政策支撐,銀行信貸、票據等多元化融資支持也將加碼。


      多部委密集發聲,加大綠色產業項目支持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的《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指出,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和政策措施,對節能給予多元化支持。


      銀保監會透露,已在抓緊研究制定保險資金ESG投資指引,擬在產品設計、投資流程、風險識別等方面明確相關原則,細化有關要求,為機構開展綠色投資提供政策支撐。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近日表示,金融機構發力綠色資產需在“減污”“降碳”“增綠”等方面尋求機會。針對“降碳”方面,他表示,高碳行業如何通過低碳技術對行業進行技改,把行業的碳強度降下來,需要做大量技改方面的信貸。同時,對可再生能源,風力、水電、光伏發電、儲能等領域也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地方層面,央行營管部等部門發布《進一步完善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行動方案(2021-2023年)》指出,將積極引進綠色投資機構,鼓勵金融機構更多投向綠色產業,帶動社會資本投資綠色企業。梳理形成北京市綠色及相關產業企業名錄并定期更新,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綠色產業的精準性。山東省印發的《落實“六穩”“六保”促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四批)》提出,建立省級綠色金融項目庫,定期向金融機構推送融資需求,支持企業開展碳排放權交易等措施。山西也將組織建立碳減排項目庫,公開征集碳減排項目。


      伴隨央地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綠色產業投融資需求正持續增長,多元化融資支持加速開啟。財政方面,發改委日前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3億元,支持重點行業領域節能減碳改造、產業園區能源利用優化、減碳技術創新示范、城鄉建設低碳轉型、資源再生減碳以及海水淡化等重點項目建設,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金融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3日,今年來碳中和債券發行總額已達1660.39億元。目前碳中和債募集資金的投向中,清潔能源類項目占比超過50%,其中投向電力公用事業規模最大,以國家電網、國電投、長江三峽等為代表的大型電力企業數量較多。


      保險資金也在通過私募股權基金、產業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直接參與了一批綠色項目投資建設。銀保監會數據最新顯示,截至2021年8月底,保險資金實體投資項目中涉及綠色產業的債權投資計劃登記(注冊)規模達10601.76億元,直接投向的重點領域包括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保險資金以股權投資計劃形式進行綠色投資的登記(注冊)規模為114億元。


      盡管當前綠色投資發展迅速,但有業內人士表示,綠色產業投融資領域仍存在諸多現實困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指出,當前我國綠色投資資金來源比較單一,在沒有更多風險緩釋工具的支撐下,目前綠色產業的投融資更多是靠政策層面推動。既能滿足日常經營需求,又不加重綠色產業領域債務負擔、能夠提供中長期資金來源的投融資品種較為匱乏,多層次投融資體系尚未真正建立。


      記者獲悉,下一步,更多調動社會資本進行綠色投資的渠道將加速開啟。根據交易商協會發布的《關于明確碳中和債相關機制的通知》,交易商協會為碳中和債的注冊評議開辟綠色便利通道,鼓勵企業注冊發行以碳減排項目產生的現金流為支持的綠色資產支持票據等結構性債務融資工具創新產品。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此前召開的國常會提及“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可考慮將碳中和債納入中期借貸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常備借貸便利(SLF)和中國人民銀行票據互換(CBD)等擔保品范圍,甚至設立以碳中和債為唯一抵押品的綠色MLF等,可有效提升碳中和債的市場流動性,以促進更廣泛的市場投資者參與。


      此外,任濤建議,可以開辟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綠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大力提高綠色產業直接融資比例,加強綠色產業投融資信息披露,并將投資和承銷綠色債券納入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范圍。同時,在前期成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發起成立區域性綠色發展基金,以配合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綠色產業開展投貸聯動業務。(記者 汪子旭 向家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多方謀定綠色產業發展施工圖 市場潛力待釋放

      多方謀定綠色產業發展施工圖 市場潛力待釋放

      近期多個政府部門圍繞綠色產業接連部署,涵蓋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培育綠色產業龍頭企業等多方面舉措。地方也在積極謀劃相關細則,布局一批綠色工廠、低碳園區,打造千億級、萬億級產業集群。
      2021-03-10
    • 萬億級投資大幕開啟 綠色產業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萬億級投資大幕開啟 綠色產業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記者了解到,遼寧、浙江、內蒙古等地區接連發布“十四五”時期綠色產業投資規劃圖,圍繞清潔能源、生態環保、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一批重大工程浮出水面。在資金來源上,銀行、債券等多元化融資正加速開啟。
      2021-04-30
    • 技術創新助降耗 綠色產業增動能

      技術創新助降耗 綠色產業增動能

      一邊降低用能排放,做好工業節能降碳的“減法”;一邊加大綠色技術產品、綠色環保裝備供給,做好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的“加法”……近段時間,從部委到地方,系列舉措持續加力,進一步推動工業綠色升級。
      2022-07-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