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創新助降耗 綠色產業增動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23





      一邊降低用能排放,做好工業節能降碳的“減法”;一邊加大綠色技術產品、綠色環保裝備供給,做好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的“加法”……近段時間,從部委到地方,系列舉措持續加力,進一步推動工業綠色升級。


      在我國“西電東送”的重要送端寧夏,西北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國家能源集團寧夏鴛鴦湖電廠正從用能的源頭探索變革,助力工業企業降碳節能。


      “在電廠所在的工業園區,我們建設了若干個‘綠能動力樞紐站’,以光伏發電、背壓機組供電等綠電為動力,實現風電、光電、火電、儲能一體化能源應用,向園區內企業提供綠色能源。”鴛鴦湖電廠董事長苗俊明說,今年電廠可降低機組供電煤耗約每千瓦時8克,預計2023年底這一數據將達到20克。


      有序推動工業用能低碳轉型的同時,數字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推動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能源利用的“精打細算”。


      在5G、工業互聯網賦能下,生產線實時采集能耗、物耗、排放數據;全自動蒸發器配有自動調節閥,將液化工序的余汽回收利用……在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讓公司副總裁李霞對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利用“心中有數”。


      “智能化改造推動企業單位產值能耗由0.33噸標準煤/萬元降低至0.24噸標準煤/萬元。”李霞告訴記者,依托數字技術,企業建立了最優的能效模型及評價指標,加快向“綠色智造”變革。


      工業是我國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的重要領域之一,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工業領域節能降碳。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三五”下降16%的基礎上,2021年進一步下降5.6%。


      工業綠色發展,一手做節能減排的“減法”,一手做培育綠色新動能的“加法”。


      “我們推進綠色制造政策標準體系建設,打造了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同時,加強技術突破、標準引領、示范推廣,逐步構建起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全鏈條綠色產品供給體系。”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日前介紹,“十二五”以來,我國累計推廣2萬多種綠色產品、4000多種節能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工藝技術裝備。


      不過業內也指出,加快工業節能提效,實現綠色轉型面臨更高要求。“我國工業能源消費量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65%左右,提升工業用能效率是減少化石能源使用、從源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途徑。”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文強表示,這要求工業領域協同推進節能降碳增效,同時以節能提效為契機加快培育綠色低碳新動能。


      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從部委到地方正進一步部署相關舉措,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


      推進重點行業節能提效改造升級,深入挖掘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節能潛力;有序推進工業用能低碳轉型,積極構建電、熱、冷、氣等多能高效互補的工業用能結構……日前,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的《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重點工業行業能效全面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多元資金支持也將進一步加大。“將統籌利用現有財政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等渠道以及節能節水等稅收優惠政策,促進工業能效提升。鼓勵金融機構為節能降碳效應顯著的重點項目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相關負責人說。


      穩步推進傳統產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同時,系列舉措也加快推進,加大綠色技術裝備產品供給,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例如,上海提出2025年綠色低碳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重慶將進一步壯大節能環保裝備規模,打造清潔能源及儲能產業特色優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超高能效設備產品、新能源裝備等在我國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不斷形成綠色發展新動能。“要抓住節能降碳帶來的新機遇,多措并舉引導企業加快節能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進一步擴大超高能效設備產品、新能源裝備、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等節能產品市場規模。”劉文強說,下一步要著力提升節能技術裝備產品供給水平,大力發展節能服務,積極構建綠色增長新引擎,培育制造業綠色競爭新優勢。(記者 郭倩 向家瑩 于瑤 王志)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多方謀定綠色產業發展施工圖 市場潛力待釋放

      多方謀定綠色產業發展施工圖 市場潛力待釋放

      近期多個政府部門圍繞綠色產業接連部署,涵蓋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培育綠色產業龍頭企業等多方面舉措。地方也在積極謀劃相關細則,布局一批綠色工廠、低碳園區,打造千億級、萬億級產業集群。
      2021-03-10
    • 萬億級投資大幕開啟 綠色產業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萬億級投資大幕開啟 綠色產業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記者了解到,遼寧、浙江、內蒙古等地區接連發布“十四五”時期綠色產業投資規劃圖,圍繞清潔能源、生態環保、綠色制造等重點領域,一批重大工程浮出水面。在資金來源上,銀行、債券等多元化融資正加速開啟。
      2021-04-30
    • 多重政策支持 綠色產業投資加力“踩油門”

      多重政策支持 綠色產業投資加力“踩油門”

      記者獲悉,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推動國家自主貢獻重點項目庫建設,挖掘高質量的低碳項目,推進氣候投融資工作。多地也探索建立綠色項目庫,為碳減排等項目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2021-09-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