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賬本”折射經濟發展新動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23





    2021年各地財政收入呈現恢復性增長,支出結構不斷優化——


    地方“賬本”折射經濟發展新動向


      翻看各地2021年財政收支“賬本”,不難發現經濟回暖向好、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的新動向。看收入,恢復性增長明顯,多地實現超收;看支出,民生、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得到有力保障,支出結構不斷優化。


      展望2022年,受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國內外經濟形勢依舊復雜嚴峻,各地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凸顯。各地將采取什么實招應對?哪些重點領域會得到有力支持?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收入結構在優化


      總的來看,2021年地方財政均衡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提高,財政運行穩中向好。


      各地財政收入呈現明顯恢復性增長。2021年,浙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263億元,增長14.0%,兩年平均增長8.3%;甘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1.8億元,增長14.6%;福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43.84億元,增長11.3%;江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12.3億元,增長12.2%。


      “2021年,各地積極落實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的財政政策,助企紓困解難,有效拉動新基建等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批發零售、交通運輸、旅游餐飲等服務業恢復常態,新型財源持續增加,財政收入質量不斷提高。”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澤彩表示。


      作為經濟的“晴雨表”,稅收收入比重不斷提高,印證著各地經濟結構不斷優化。2021年,北京稅收收入占比達87.1%,比前幾年平均提高2.3個百分點;浙江稅收收入7172億元,增長14.5%,兩年平均增長10.3%,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6.8%;江西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8.6%,全省工業稅收增長近20%,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超過四成。


      值得關注的是,多地財政收入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例如,吉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44億元,超額完成年初預算36.8億元;海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21.2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09.6%,增收61.5億元;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32.3億元,增長8.1%,高于預期目標5.1個百分點。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受疫情沖擊等影響,前兩年我國財政收入持續低位運行,2021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各地經濟活動逐步恢復,促進財政收入超預期增長。同時,各地政府堅持“放水養魚”,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并通過積極發行政府債券、利用PPP等財政金融工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財政收入增加提供有效支撐。此外,我國不斷加強智慧稅務建設,持續提高稅收征管規范化管理水平。


      重點支出有保障


      多地收入形勢好于預期,支出也保持了一定力度。福建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10.92億元,增長7.5%;山東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709億元,增長9.5%;湖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64.8億元,增長3.4%;江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78.5億元,增長1.6%。


      在保持合理支出強度的同時,各地更加注重優化支出結構,加強民生支出,基層“三保”等得到有力保障。


      多地民生支出達七成以上。例如,吉林財政支出3696.7億元,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0%左右;河南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全省民生支出7817.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


      各地還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既做大財政“蓄水池”,也算好財政“精細賬”,繼續落實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在要緊處的要求。


      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介紹,山東省級日常公用經費、業務運轉類支出統一壓減20%,會議、差旅、培訓等經費壓減30%,“三公”經費預算下降25.9%。


      北京市財政局局長吳素芳表示,北京2021年繼續按10%的比例壓減出國、會議、差旅和培訓等經費,嚴禁無預算、超預算撥款,嚴禁超范圍超標準開支,從嚴從緊核定“三公”經費。


      應對壓力出實招


      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2022年一些地方依然面臨減收增支壓力。李旭紅分析,收入方面,2022年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會給地方政府帶來短期減收壓力。同時,受疫情反復影響,地方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的不確定性較大。支出方面,隨著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等領域對民生支出要求的不斷提高,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剛性增加。


      面對困難挑戰,多地充分研判,科學合理制定2022年財政收入預期增長目標。“2022年,北京財政收支的主基調是增收潛力和減收壓力并存。”吳素芳表示,北京財政收入預期目標為6169.6億元,增長4%。


      河南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預期目標為5%,將重點支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現代產業體系,保障重點民生等。


      各地還紛紛拿出實招,讓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介紹,今年廣東將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并向財力薄弱地區傾斜支持。


      安徽支持推動項目、企業、人才和資本落地,支持做強園區經濟,做大稅源、做強稅基、做優稅質,努力實現財政收入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今年‘緊平衡’的財政形勢不會實質性改變。”王澤彩表示,各地應認真落實更大力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繼續做大經濟“蛋糕”,創造財政增收空間。同時,科學分析階段性經濟下行、疫情持續演變等帶來的不確定性,盡可能避免出現“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問題。(記者 李華林)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加快編制“國家賬本” 依法有序去杠桿

      加快編制“國家賬本” 依法有序去杠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確保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取得明顯進展。作為“三去一降一補”中的重要任務,去杠桿仍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2017-12-25
    • 上半年“稅收賬本”:稅收快速增長 減稅加速落地

      上半年“稅收賬本”:稅收快速增長 減稅加速落地

      上半年稅務部門共組織稅收收入(已扣減出口退稅)81607億元,同比增長15 3%,其中工業稅收自2017年起連續6個季度增長超過10%,與企業盈利水平相關的企業所得稅增長13 5%,顯示企業發展活力和經濟發展質效繼續提升。
      2018-07-22
    • 從“國家賬本”70年變遷看國富民強

      從“國家賬本”70年變遷看國富民強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至2018年超過18萬億元,增長2900多倍;財政支出從68億元增至22萬億元,增長了3200多倍。
      2019-09-05
    • 特殊之年 如何花好國家賬本的43萬億?

      特殊之年 如何花好國家賬本的43萬億?

      5月28日,2020年全國兩會閉幕,預算報告表決通過。根據預算報告,今年我國財政總支出超過43萬億元,比去年增加近5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2020-05-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