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季為何不淡——從北方最大港口企業感受中國經濟溫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2-27





      調度室里,作業計劃排得滿滿當當;作業區內,裝卸車輛來來往往,現場卻沒有一個人影。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上,生產作業輪值負責人王永發指著一臺臺正在忙碌的自動化設備說:“那就是我們的員工!”


      港口被譽為經濟的“晴雨表”。山東港口集團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港口企業,在5G通信、機器視覺等新技術的支撐下,山東港口發揮高效作業水平,今年1月份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雙雙同比增長6.1%,春節假期以來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實現“開門紅”。記者近日到港口感受了我國經濟的速度與溫度。


      作業計劃表滿滿當當


      生產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多艘巨輪正在碼頭同時作業;對講機里,指揮調度的聲音此起彼伏。港區內,不時有巨輪進出……


      元宵節前后,往往是港口作業的淡季。但記者近日在山東港口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見到公司副總經理張軍時,他手里的晝夜船舶作業計劃表畫滿了一個個方格。


      “這表要是空了,我就得著急了。”張軍說,作業計劃表的橫軸是前灣三期碼頭的泊位、縱軸是時間,圍出來一個方格就是一條船的作業任務。從今年初開始,裝卸作業一直都很穩定,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就連春節假期,碼頭作業也與平時一樣繁忙。


      張軍告訴記者,今年1月份,公司日韓航線的業務同比增長了10%。“RCEP生效、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都對我們的業務有促進。”他說,從當前外貿航線仍保持熱門狀態,能看出中國經濟特別是進出口的穩定與活力。今年,公司計劃再新開15條新航線。


      在與前灣三期碼頭一水之隔的全自動化碼頭上,王永發告訴記者,當天4個泊位晝夜共有8條船的作業任務。“105泊位剛剛走了兩條船,馬上又有一條366米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要靠泊。”


      他說,今年碼頭的作業船舶艘次、作業量和作業密度都比去年有明顯提升,設備維保都只能在船舶靠離間隙插空進行。“很多企業元宵節之后才開工,貨到碼頭還要一段時間。隨著生產企業全面復工復產,我們后續會更忙。”


      氫動力+5G賦能“速度與激情”


      黃海碧波蕩漾。岸邊,高大的軌道吊呼嘯往返,AGV來回穿梭,一個個集裝箱被送到泊位旁,被橋吊抓取到300多米長的韓國現代“東京”輪上。


      這是記者在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見到的作業場景。這個沒有一名現場操作人員的碼頭,曾在去年8月創下每小時52.1自然箱的橋吊單機作業效率,第7次刷新世界紀錄。


      技術人員介紹,全自動化碼頭由山東港口集團自主研發,創新應用了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5G+自動化”、機器視覺+自動化、三維可視化運維平臺等前沿技術,可節省人力80%以上,作業效率比國外同類碼頭高50%以上。


      “智慧化、智能化為我們的港口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助力。”工程技術部軌道吊經理王心成告訴記者,全自動化碼頭已實現場區5G信號全覆蓋,軌道吊通信帶寬大幅提升,延時幾乎為零。減少了線纜,不僅技術應用更靈活,設備維護起來也更便捷省時。目前,橋吊的5G升級也在測試中。


      記者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港口作業效率和成本受到的沖擊較大,但全自動化碼頭由于現場沒有人工與貨物的接觸,受影響明顯低于常規碼頭。


      全自動化碼頭的作業效率,也讓曾誕生過“振超效率”的前灣三期碼頭有了“更快一點”的追趕目標。張軍介紹,盡管前灣三期碼頭的作業效率已經比國外同類自動化碼頭出色,但今年的主要任務全部都與提效率有關。


      出海口“搬”到內陸


      夕陽下,兩列貨運列車靜靜停靠在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海鐵聯運中心的站臺上。正面吊將集裝箱抓起,在貨運列車與卡車之間轉運。鳴笛聲不時響起,提醒卡車司機作業完成。


      這里,是進出口商品鐵路運輸和海運的“中轉站”。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進出口量再增長50%。”記者遇到前來辦理業務的青島聯鐵運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涌全時,他對今年的業務增長信心滿滿。


      朱涌全從事的是鄭州、西安等城市到非洲、歐洲的進出口貨運代理業務。他說,通過海鐵聯運的方式,去年公司代理出口的汽車配件同比增長40%多,進口的羊皮增長60%多。如今經濟總體穩定向好,山東港口又提供了保艙、保箱等多項支持,讓他看好后續的發展。


      “海鐵聯運價格穩定,而且能提供‘端到端’的服務。我們通過山東港口的平臺協調船公司留出艙位,讓客戶不用等艙、等箱。”山東港口物流集團海鐵聯運中心經理程琦說,一些客戶甚至用鐵路箱把貨運過來,再用海運箱裝船。雖然多了一次倒箱換裝的“折騰”,但效率反而比走公路運輸更高。今年1月份,從這里出口的集裝箱增長33%。


      記者了解到,山東港口集團已在西安、駐馬店等地建設有26個內陸港,構建起“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南亞、歐洲”的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切實把出海口“搬”到了內陸地區。(記者 陳灝)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上半年國內港口行業盈利改善 港口整合迎來新一輪熱潮

      上半年國內港口行業盈利改善 港口整合迎來新一輪熱潮

      目前來看,各區域的港口整合預期正在增強。北有遼寧港口集團呼之欲出,南有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整合備受期待。隨著新一輪國內區域港口整合的號角的吹響,更多的連鎖反應值得期待。
      2017-08-26
    • 各省市都愿意積極參與 長三角港口一體化有什么秘訣

      各省市都愿意積極參與 長三角港口一體化有什么秘訣

      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全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極大的區域帶動和示范作用,而長三角港口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也肩負著輻射和服務長三角區域乃至內...
      2019-05-24
    • 九部門繪就港口建設發展藍圖 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

      九部門繪就港口建設發展藍圖 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

      11月13日,交通運輸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應急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鐵路集團聯合印發了《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勾勒出“三步走”的藍圖,
      2019-11-14
    • 做好“加減乘除法”——港口“晴雨表”正在恢復活力

      做好“加減乘除法”——港口“晴雨表”正在恢復活力

      港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今年前5個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運輸需求下滑,對我國港口業造成較大影響。迎難而上,我國港口企業紛紛調整發展思路,打出“加減乘除法”,在困境中開拓新亮點,沿海港口率先全面...
      2020-06-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