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甘肅、福建、云南等地國資委召開深化國企改革推介會,匯報國企改革最新進展,并對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進行安排部署。
圍繞“鈴響交卷”這一整體目標任務,各地紛紛改出沖刺攻堅的加速度,多地整體任務完成率已在95%左右,其中云南以97%暫時領先。圍繞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各地也將創新擺到突出位置,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思維創新中尋求新突破,在創新驅動中行穩致遠。
多地國企改革任務進度超95%
“截至4月底,甘肅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的110項改革任務已完成95%以上,33戶省屬企業完成率95.6%,各市州完成率93.2%。”近日,甘肅省國資委在該省國資國企改革推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透露。
同時,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動力持續激發,甘肅省屬企業在2021年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的基礎上,今年前4月實現“開門紅”。1至4月實現工業總產值1313億元、營業收入2444億元、利潤總額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93%、10.93%、34.23%,保持了穩定增長的良好勢頭。
云南省國資委公布的最新進展顯示,截至5月初,云南省國資委直接監管的16戶(省屬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整體任務完成率達97%。此外,云南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全面完成,49.68萬名退休人員全部實現社會化管理。省屬企業“兩非兩資”清理退出取得階段性成效,處置“僵尸企業”229戶,企業歷史包袱沉重的狀況得到有效改善。
據了解,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云南上下掀起新一輪改革熱潮。一批規劃項目取得重大進展:云南能投集團40萬噸有機硅項目建成投產,云南建投集團麗江至寧蒗高速公路加快推進,云天化集團30萬噸電池新材料前驅體項目順利啟動。央地戰略合作持續深化,統籌推進央企入滇活動簽約項目落地,完成投資超430億元。
根據寧夏國資委最新進展,截至4月末,監管企業三年行動總體完成率為94.5%,五市總體完成率為91.7%。同時,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深入實施,寧夏國企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今年一季度,寧夏國資部門監管和統計資產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5.14億元、利潤29.35億元、已交稅費55.9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4%、1.7倍和76.8%,實現了“開門紅”。
福建省國資委的最新進展顯示,截至3月底,福建省屬企業任務完成率近95%,各設區市總體完成率近90%。
“創新”賦能地方國企提質增效
“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提升國企科技創新能力。”5月31日,在天津市國資國企工作會議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會上,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表示。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中,創新貫穿始終。從把加強省屬企業科技研發創新擺在首要位置,將研發指標列入考核指標,到深圳首創“校舍騰挪”模式新實踐,再到體制機制、思維模式的突破和創新,“創新”正在有效賦能地方國企提質增效。
以山東為例,今年初,山東省召開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提出山東改革發展的關鍵是把創新擺在全局的核心位置。山東省國資委堅決落實山東省委“十大創新”部署要求,把加強省屬企業科技研發創新擺在首要位置。數據顯示,2021年山東省屬企業研發投入達389.1億元,同比增長52.1%,研發投入強度再創新高、達到1.95%。今年一季度,省屬企業持續加大研發經費投入達到72.4億元。
創新賦能下,山東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高端化工等領域培育了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浪潮集團、濰柴動力等14戶省屬企業成為山東重點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華魯恒升、魯商福瑞達等9戶省屬制造業企業成為山東“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
“聚焦完善公司治理、三項制度改革等重點難點改革任務,持續深化改革攻堅和科技創新,全力提升企業發展質效,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山東省國資委在早前召開的省屬企業穩定經濟運行工作會議上表示。
遼寧省國資委則在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將享受稅前加計扣除的新增研發費用,視同利潤總額,由75%比例提升至100%予以加回,力求調動省屬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攻關積極性。今年一季度,遼寧省屬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同比增長11.11%;截至3月末,省屬企業共擁有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公共研發平臺等104個。
此外,甘肅省國資委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考核權重。2021年省屬企業實現研發投入92億元、研發強度2.38%,其中省屬鏈主企業研發投入84億元、研發強度3.06%。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