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889億美元 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6-27





      6月2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和3月末全口徑外債數據。


      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5644億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5662億元。截至2022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72049億元人民幣(等值27102億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經常賬戶順差889億美元,為歷史同期最高值,與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2.1%,仍處于合理均衡區間。


      評價我國當前外債形勢,王春英認為:“2022年一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境外投資者購買境內人民幣債券和非居民存款有所減少。我國外債主要指標均繼續處于國際公認安全線以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889億美元


      按美元計值,2022年一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889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450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167億美元,初次收入逆差446億美元,二次收入順差52億美元。


      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892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2億美元,直接投資順差599億美元,證券投資逆差798億美元,金融衍生工具逆差46億美元,其他投資逆差252億美元,儲備資產增加393億美元。


      對此,王春英表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經常賬戶順差889億美元,為歷史同期最高值,與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2.1%,仍處于合理均衡區間。就具表現體而言,一是貨物貿易進出口保持平穩增長,二是服務貿易逆差繼續收窄,三是跨境雙向投融資較為活躍。


      “總體看,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有利于國際收支繼續保持基本平衡。”王春英稱。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情況依舊處在合理平衡狀態,經常賬戶保持強勢的順差,貨物和服務貿易基本面整體良好。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雖然小幅擴大,但主要源于中美利差下債券投資流向有所變化,不存在較大經濟基本面的負面因素。兩項相抵,外匯儲備也合理增長。


      溫彬進一步指出,一季度國際收支的良好表現,也是同時期人民幣匯率表現較為強勢的基本面支撐。不過二季度人民幣匯率一度出現了大幅下跌,預計二季度國際收支方面逆差壓力應是有所增加。不過,從高頻數據判斷,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仍有良好基本面,人民幣貶值壓力主要還是疫情對預期有所影響,以及中美利差倒掛等因素,通過影響證券投資項進行傳導所體現。展望未來,二季度國際收支情況應不會顯著惡化,人民幣匯率仍以雙向波動為主。


      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截至2022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72049億元人民幣(等值27102億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余額為81340億元人民幣(等值12813億美元),占47%;短期外債余額為90709億元人民幣(等值14289億美元),占53%。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占38%。


      王春英表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外債規模較為平穩,略有下降。截至2022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27102億美元,較2021年末下降364億美元,降幅1%。”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76788億元人民幣(等值12096億美元),占45%;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95261億元人民幣(等值15006億美元),占55%。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占86%,歐元債務占7%,港幣債務占3%,日元債務占1%,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外債合計占比為3%。


      王春英評價指出:“外債結構保持穩定。從外債幣種結構看,截至2022年3月末,本幣外債占比45%;從外債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占比47%。本幣外債和中長期外債占比均與2021年末持平。”


      談及如何看待當前外債形勢,王春英認為:“當前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2022年一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外部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境外投資者購買境內人民幣債券和非居民存款有所減少。我國外債主要指標均繼續處于國際公認安全線以內,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展望未來,王春英表示,預計未來外債規模仍將延續穩定態勢。雖然外部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將持續吸引境外資本尤其是國際長期資本持續流入,預計未來外債規模仍將延續穩定態勢。外匯局將繼續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切實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7年我國外債規模將延續上年末穩步回升態勢

      國家外匯管理局31日公布數據顯示,2016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14207億美元,同比增長2 7%。外匯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對外債務去杠桿化進程基本完成,積累風險逐步釋放,2017年將延續穩步回升的態勢
      2017-04-01
    • 2017年末中國負債率為14% 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2017年末中國負債率為14% 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國家外匯管理局29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的負債率為14%,債務率、償債率等各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
      2018-03-30
    • 兩部委完善市場約束機制 嚴防外債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

      兩部委完善市場約束機制 嚴防外債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

      記者17日從國家發改委獲悉,為進一步發揮國際資本市場低成本資金在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的積極作用,完善市場約束機制,切實有效防范中長期外債風險和地方債務風險,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發布就有關事...
      2018-05-18
    • 2019年全年外債數據出爐:增速持續放緩 風險總體可控

      2019年全年外債數據出爐:增速持續放緩 風險總體可控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日發布我國2019年全年外債數據。2019年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20573億美元,較2018年末增長745億美元,增幅3 8%。數據顯示,我國外債總規模有所增長,但增速持續放緩。
      2020-04-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