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理更高效 業務更清晰 機制更靈活——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效觀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7-13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按照要求,三年行動主體任務要在6月底前完成,年底前實現全面收官。目前改革進展成效如何,下一步要怎樣打贏打好收官戰?


      現代企業制度向深向實


      重點新業務開拓必上會、新設基金必上會、重大投資項目必上會、重要改革部署必上會,未履行規定程序的議案不上會、存在較大分歧意見的議題不上會、研究論證不充分的重要項目不上會、不涉及方向和重大調整的已決事項不再上會……


      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央企,中國國新探索打造“四個上會,四個不上會”特色模式,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極大地提高了黨委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決策效率。


      從國有企業全面完成“黨建入章”、絕大多數企業制定了黨委(黨組)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到1.29萬戶中央企業子企業、2.63萬戶地方國有企業子企業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基本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各治理主體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正在形成。


      將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勢轉化為高水平的治理效能,還需要在監管體制上下功夫。


      今年6月21日,中國寶武、國投、招商局集團、華潤集團和中國建材等5家企業正式轉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被業內認為是國企監管方式從“管企業”到“管資本”轉型的重要節點。


      2014年以來,共有3批19家企業開展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從數據來看,試點企業的經營業績超出中央企業平均水平,但部分試點企業在功能定位、布局結構調整、資本投資運營、管控模式優化等方面還需完善提高。


      如何進一步健全制度、提高效率,是接下來國企所面臨的共同課題。


      “必須進一步把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向深處做、向實處做。” 中國能建董事長宋海良表示,要指導各級子企業根據自身特點差異化制定完善前置清單內容,避免機械套用,造成上下一般粗、左右一個樣。同時,做實董事會職權,推動董事會高效運轉。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劉興國建議,總結前期董事會授權放權改革經驗,進一步擴大授權放權改革覆蓋范圍,加大授權放權力度。同時,加快構建基于分類監管、管資本的監管新模式。


      主業實業進一步突出


      陽光剛剛穿破云層,新疆的一個邊陲小鎮里,一萬四千五百株“向日葵”便開始忙碌起來,這是由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近年來,這家央企持續提升轉型發展能力,成立“30·60”、新型儲能等研發平臺,組建氫能、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等專業化公司,全力加快發展海上風電、光伏、儲能等新興業務,并且通過換股吸收合并葛洲壩股份公司,實現A+H兩地上市,成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A股市場首單重組吸并交易。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對我國的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聚焦主業實業、促進國有資本有序進退,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強、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一系列改革組合拳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作為重要抓手,戰略重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一批主責主業更加聚焦、業務結構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的優勢企業相繼涌現。例如,“兩化”重組新設中國中化,資產總額、營業收入雙雙突破萬億,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化工企業。


      新興產業的布局力度也在不斷加大。以新基建為例,近70家中央企業超過700戶子企業在這一領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資超過4000億,“十四五”期間規劃投資項目1300多個,總投資超過10萬億。


      有進有退,輕裝上陣。2016年5月到2021年底,中央企業累計減少法人占總戶數的38.3%,管理層級全部壓縮到5級以內。目前新一輪壓減工作已經啟動,推動中央企業再瘦身再優化,力爭將集團公司管理層級控制在4級以內、大多數企業法人層級控制在5級以內。


      市場化機制不斷健全


      活力不足是一些國企“老大難”問題,也是三年行動靶向攻堅的重點之一。國資國企系統在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按下“加速鍵”,其中三項制度改革成了“牛鼻子”,錨定“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目標,推廣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進市場化用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中國化學工程127戶子企業546名經理層成員實現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其中26戶企業聘任117名職業經理人。同時,構建由工資效益聯動、效率對標調節和工資水平調控的工資總額決定機制,職工工資總額和平均工資隨著集團經營業績大幅提升,過去五年實現了翻番。


      “全面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促使企業經理層成員從身份管理到崗位管理,擺脫了國企干部的傳統認知,激發和保護了企業家精神,既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主要著眼點和抓手,同時也將為深化國企改革提供強大動力。” 國企改革專家祝波善如是評價。


      備受關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積極穩妥推進,目前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分別超過70%和54%,一大批企業以混促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規范運作水平,深度轉換機制,活力和效力顯著提高。


      中糧集團便是典型代表,其17家專業化公司已有14家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優質資產證券化,目前集團二級企業中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農糧業務3家均為控股企業,食品業務4家中有1家控股企業、2家實際控制企業和1家參股企業。


      “多元化的持股形式,既保障了集團對主責主業的堅守,又體現了國有資本在不同產業間配置的靈活性,更有利于集團在推動資本進退流轉中實現產業組合的優化升級。”中糧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劉興國建議,下一步繼續推進中長期激勵機制建設,豐富激勵工具,完善激勵方案,擴大企業參與面。同時,持續深化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堅持以混促改,借助非公資本的引入,加快公司治理規范、管理提升與活力激發,實現優勢互補與協同發展。(記者 王璐)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天津等20多個省市推進員工持股 試點企業將擴圍

      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天津、北京、上海、江西、山東、廣東、重慶等20多個省市明確要推進地方國企員工持股試點,并且多個省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落實意見或方案已經出臺,試點企業名單將進一步擴圍。
      2017-05-03
    • 多項數據增速趨緩 財稅、國企改革效應可期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春季號指出,根據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模型預測,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分別為6 9%、6 7%、6 6%、6 5%,呈現穩中微降的發展趨勢。
      2017-05-05
    • 國企改革重磅文件出爐 國資委不干預企業自主經營權

      在各地國企改革風生水起之際,國資國企改革再添重磅文件。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明確要求調整優化國資監管職能,改進監管方式手段,著力提高國有資本效率,增強國有企業活力。
      2017-05-11
    • 國企改革新動向:混改提速升級改制年內“收尾”

      今年以來,國企改革主要在哪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發力?成效如何?下一步將有什么新動向?國務院國資委2日舉行新聞吹風會回應了相關熱點。
      2017-06-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