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9月16日發布了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
如何評價當前經濟運行表現?物價、消費、投資走勢怎么看?下階段經濟恢復態勢如何?在當天國新辦舉行的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針對當前經濟熱點,進行了權威回應。
多數指標好于上月
8月份,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多發、極端高溫天氣等多重超預期考驗,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力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加快釋放政策效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多數指標好于上月。
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1-7月份為下降0.2%。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投資增速首次回升。
付凌暉分析稱,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支持重點行業生產的政策效果比較明顯,工業生產有所回升。促進服務業紓困發展的政策措施逐步顯效,服務業持續恢復。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重點領域的消費潛力逐步釋放,市場銷售規模繼續擴大。專項債發行使用加快,投資項目要素保障不斷強化,投資增速出現回升。
“綜合來看,在外部需求收縮、國內疫情散發、極端高溫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經濟頂住壓力持續恢復,運行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非常不容易。表明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明顯。”付凌暉說。
基建投資空間較大
今年以來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穩定經濟運行,但需求不足仍然是當前經濟運行當中的一個突出矛盾。“要發揮好有效投資對經濟恢復的關鍵作用,有力擴大國內需求,而基礎設施事關發展和民生,投資空間比較大。”付凌暉表示。
付凌暉指出,國務院近期出臺追加不少于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依法盤活5000多億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等政策措施,根據前期已經落實到項目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拉動情況來看,這些政策將有利于擴大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促進經濟加快恢復。
初步統計,前期已經落實到項目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金額3000億元,支持投資項目900多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3萬億元,投資撬動作用比較明顯。隨著新增地方專項債發行使用加快,各地抓緊落實專項債對接項目,有力保障了投資項目的建設資金。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同比增長36.2%,基礎設施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7.4%,比1-7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
付凌暉還提到,8月份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回升幅度比較大,帶動了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降轉升,說明中國國內的消費潛力巨大。在促消費政策作用下,消費逐步恢復還是有條件有基礎的。
不過,付凌暉也指出,當前需求不足制約仍然比較明顯,下階段要繼續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盤活專項債地方結存限額,促進社會投資,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增后勁提水平,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助力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基礎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壓力持續加大。從國內情況看,價格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在付凌暉看來,這主要是因為,前期沒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政策,同時今年以來加大了市場保供穩價力度。此外,受到國際油價下行影響,8月份國內汽油和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下降4.8%和5.2%。
展望后市,付凌暉認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對國內價格的影響仍然有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恢復對價格的拉動也會提升。但是我國市場供給能力比較強大,保供穩價的措施效應會持續顯現,市場價格穩定有較好的條件。
談及豬肉價格走勢,付凌暉表示,從需求端來看,隨著國慶等假日臨近,豬肉需求會有所增加。從供給來看,目前生豬產能總體處于合理水平,隨著市場價格上漲,生豬養殖的盈利狀況目前比較好,大部分養殖戶預期向好,有利于生豬供給總體穩定。從政策面來看,在生豬價格過快上漲的同時,政府儲備凍豬肉適時投放,引導豬肉價格處于合理區間。
“綜合來看,下階段豬肉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但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價格穩定還是有較好的條件。”付凌暉說。
經濟有望恢復向好
展望下階段經濟走勢,付凌暉認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一系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效能加快釋放,我國經濟有望恢復向好,運行在合理區間。
付凌暉指出,各地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望降低疫情的不利影響,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促進供需銜接的改善。
此外,國內需求逐步擴大。穩投資政策持續加力,項目開工保障增強,支持設備購置和更新升級,新開工項目個數和計劃總投資均保持較快增長,有利于基礎設施和制造業投資穩定增長。就業總體穩定,在疫情精準防控和促消費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費有望逐步恢復。特別是汽車和家電消費優惠政策發力,有利于拉動大宗商品銷售的增長。
“為了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促進經濟穩定恢復,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及時推出,合理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發揮組合效應,增強發展后勁。從近期情況看,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促進汽車等大宗商品消費等穩經濟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付凌暉說,下階段,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顯效,將進一步鞏固經濟恢復基礎,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持續發展。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