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經濟走勢如何判斷?國家統計局三句話概括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16





      5月15日,國新辦就4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對于未來經濟走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用三句話概括:有底氣、有信心、有挑戰。


      “第一句話,我們有底氣。”劉愛華說,底氣來自于經過長期積累形成的完備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的市場規模。這些優勢在嚴重疫情沖擊下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甚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在過去幾個月抗擊疫情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始終保持連續生產,醫療物資快速增長,生活必需品實現了穩定供應,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有效保障,這種底氣來自于實踐。底氣還來自于現在轉型升級的趨勢已經基本確立,從4月份主要指標的運行情況大家也可以看到,和新動能相關的領域在疫情沖擊下依然保持了增長態勢,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可以說是在疫情下實現了逆勢增長,所以我們的底氣也來自于轉型升級的態勢確立、新動能的不斷發展壯大。


      “第二句話,我們有信心。”劉愛華表示,信心來自于疫情發生以來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3、4月份連續兩個月經濟處于恢復改善的勢頭,本身也體現了經濟增長的韌性,也為進一步加大宏觀對沖政策、進一步推動復工復產增添了更多信心。目前從一些先行指標來看,比如1-4月份投資中,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已經由負轉正,從上個月的下降22%轉為增長1.1%,說明我們在投資的項目儲備、資金保障上都有好轉。從用電量來看,剛才說到工業用電量在4月份已經轉正,從5月上旬最新的監測結果來看,用電量的增幅在持續小幅回升。從這些先行指標來判斷,我們經濟持續復蘇改善的勢頭是有條件、有基礎的。


      “第三句話,我們有挑戰。”劉愛華坦言,確實現在境外疫情擴散蔓延的勢頭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的沖擊仍在復雜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從國內來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成果,但是從經濟層面來看,這種復蘇勢頭還沒有回到全面的正常水平,就業壓力還比較大,企業生產經營的困難還比較多,面臨的風險挑戰仍然比較多。


      劉愛華表示,要保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一方面要抓緊落實落細前面已經出臺的宏觀對沖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企業的訴求,及時調整應對政策,推動經濟全面回歸常態。


      轉自:新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