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地方金融監管重點明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2-14





    加快中小金融機構化險 助力區域經濟提升


    2025年地方金融監管重點明晰


      2024年是各地金融監管局全面履職的第一個完整年度。記者梳理發現,1月中旬以來,已有北京、上海、河南等近30地金融監管局召開監管工作會議,分析形勢、明確目標,包括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支持地方經濟運行向上向好在內的一連串2025年重點任務明晰。


      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加快推進


      2024年,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持續推進。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全國農村中小銀行機構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全國農村中小銀行堅持“一省一策”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網點、人員、數字化轉型步伐,在防范化解風險的同時,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在機構改革方面,山西、河南、遼寧、四川、廣西等地農合機構改革方案落地實施;新疆、四川等多地成立地市統一法人農商銀行方案獲批;村鎮銀行加速整合,近30家縣域銀行機構市場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


      盡管整體風險明顯收斂,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仍是2025年金融監管工作的一大重點。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金融監管總局則在今年初召開的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出,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堅持上下統籌、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促進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務重組。


      地方層面,大多數地方金融監管局也將其列為2025年監管工作重點任務之首。


      河南金融監管局在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加力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用足用好化險資源,一體推進標本兼治,全力推動高風險機構處置,持續深化農信系統改革,做好城商行改革化險“后半篇文章”,加快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推動形成標志性成果、取得實質性成效。


      山西省金融監管局提出,堅決完成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任務。堅定履行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的首位主責,堅持上下統籌、分工包案、掛圖作戰、凝聚合力,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用好資本補充工具,高質量完成改革化險年度目標任務。


      “提升處置中小銀行風險的能力水平。”遼寧金融監管局表示,堅持系統集成、分工包案、掛圖作戰、凝聚合力,統籌推進風險處置與轉型發展,持續擴大改革化險戰果。完善防“爆雷”機制,壓實機構主體責任和屬地監管責任,妥善應對處置風險。


      廣東金融監管局也表示,堅持央地協同,打好高風險機構處置攻堅戰。協同加快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進程,在發展中防范化解風險,推動“摘帽”機構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務重組。


      回顧2024年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四川金融監管局指出,重點問題機構風險處置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金融機構改革穩步推進,四川農商聯合銀行順利開業,南充、達州市級統一法人農商行改革完成。2025年要協同攻堅、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加強全省統籌、整體謀劃、標本兼治,協同省委省政府全力推進地方法人機構改革化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此外,上海金融監管局表示,把握風險處置的時度效,市場化、法治化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山東金融監管局提出,積極推進減量提質,強化全鏈條防爆雷,確保高質量完成改革化險年度目標任務。重慶金融監管局要求,加快轄內重點中小機構改革落地,提升風險抵御能力,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動全行業規范發展。深圳金融監管局表示,開拓思路探索各類改革化險路徑,堅決壓實各方化險責任,促進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持續收斂。


      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


      “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支持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金融監管總局在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


      各地金融監管局在總結2024年工作時均提及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北京金融監管局指出,北京市納入“白名單”項目共計128個,授信審批金額1300余億元,其中審核類項目審批通過率和融資需求滿足率均達100%。山西金融監管局表示,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山西省“白名單”項目“應進盡進、應貸盡貸、能早盡早”,打贏太原、大同重點城市保交房攻堅戰。山東金融監管局表示,協同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高效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在協調機制帶動下,全省新發放住房按揭貸款連續2個月環比增加,房地產開發貸增速連續11個月回升。


      此外,2024年,廣東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發展,為“白名單”項目提供授信超8000億元;湖北全省“白名單”機制審批金額2383.37億元,累計投放1704億元;湖南“白名單”項目審批通過貸款1808.3億元;遼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率達到100%;江西年末全省“白名單”授信964億元;貴州有效發揮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截至2024年末,全省“白名單”項目審批通過貸款超500億元;青海為43個項目投放68.87億元;深圳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白名單”項目貸款規模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


      2025年,北京、山西、山東、湖北、廣東、海南、重慶、四川等多地都提出加快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持續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發力,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構建發展新模式。”北京金融監管局表示。上海金融監管局提出,2025年加快構建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加大穩樓市金融支持力度。河南金融監管局表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繼續加大穩樓市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嚴密防范房地產領域金融風險,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重要部署。廣西金融監管局表示,助力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勢頭,加快推進“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持續加大金融支持保交房、穩樓市力度。


      助力地方經濟運行向上向好


      立足地區經濟發展特點、產業結構和金融需求,不少地方金融監管局在2025年監管工作會議上,對于支持地方經濟運行向上向好都作出更為具體的部署。除了深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全方位擴大內需,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深化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等,一些地方金融監管局的部署緊盯地方特色。


      例如北京金融監管局提出,全力支持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務求實效做好“五篇大文章”,用好機制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推動科技金融提質擴面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探索形成養老金融北京模式,打造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首都樣本”。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以首善標準推進“兩區”建設。


      天津金融監管局則聚焦“拓展”,支持天津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區域特色金融為重點,聚焦天津“十項行動”“三新”“三量”等重點工作,持續提高金融資源配置精準性、有效性。


      上海金融監管局在“全力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提出,落實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相關金融政策,促進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運行更加順暢。出臺上海科技金融創新工作方案,支持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大民生領域支持力度,豐富普惠型保險產品,提升保險服務城市治理水平。圍繞投訴重點領域開展溯源治理,健全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


      “提升經濟金融適配性,推動信貸總量、保費規模增速與安徽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大力發揚首創精神,聚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堵點難點問題,探索形成更多安徽特色做法,在全力支持經濟運行回升向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安徽金融監管局在監管工作會議上表示。


      “緊扣新福建建設藍圖,全力支持福建經濟回升向好。”福建金融監管局提出多項舉措,包括推動金融支持擴大有效需求,助力實施消費專項行動,加強重點投資融資保障,優化外貿金融服務;服務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戰略。助力福建“山海”經濟等特色經濟發展轉型;協同打通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的堵點卡點等。


      此外,廣西金融監管局在助力廣西經濟持續向上向好方面的部署包括,聚焦高水平開放,積極支持外貿行業企業,深入推進鐵路運輸單證金融服務試點,支持高質量實施RCEP。海南金融監管局提出,支持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慶金融監管局則要求圍繞重慶市“六個區”建設主線,加快“五篇大文章”提質增效,著力推動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落實,推進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戰略一體實施。貴州金融監管局表示,圍繞貴州“抓產業抓項目抓招商”頭號工程,持續優化金融產品服務供給,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立足貴州生態比較優勢和大數據先發優勢,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數智結合、綠色低碳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記者 張小潔)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