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自貿試驗區建設工作現場會在山東舉行。會議要求,準確把握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的目標方向,更大力度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更大力度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更大力度提升開放型經濟質量,努力開創自貿試驗區工作新局面。
從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推動產業集聚,形成一批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到積極探索綠色貿易和數字貿易,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再到加快提升服務業開放水平,今年以來,我國22個自貿試驗區充分發揮“頭雁”效應,積極探索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路徑。特別是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進一步作出系統部署,為自貿試驗區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改革開放新高地指明了新方向。
多領域發力助提升
上述意見從貿易、投資、資金流動、交通運輸、人員往來五個方面入手,構建了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科技與產業高水平開放的政策制度框架。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在前期上海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等政策制度探索的基礎上,對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體系的進一步優化和提升。首創性、集成式探索不僅有助于自貿試驗區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還能加速實現現代產業集群能級躍升、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其中,意見提出“支持數字貿易創新發展”,并明確“支持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發展”“推動電子提單、電子倉單等電子票據應用”“開展數字身份互認試點”等多項任務。
今年3月,全國首個“自貿+跨境”數字貿易全產業鏈集聚區落戶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該區域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優勢,在跨境數據流動、跨境電商通關便利化、數字人民幣應用等領域先行先試,以期為全國數字貿易規則探索“福建樣本”。
據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福州港區位優勢,該區域整合了中國聯通跨境網絡綜合服務中心、濱海大數據產業基地等資源,通過構建“海陸空”多式聯運物流網絡,福州片區智慧港口的運行進一步提升了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意見也明確要“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序擴大金融開放”。今年4月,專注于中東北非與亞洲間跨境投資的國際投資機構--易達資本正式落戶天津自貿試驗區,成為《天津市濱海新區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辦法》頒布后首個成功落地的跨境投資機構。
今年以來,位于天津自貿試驗區的天津濱海高新區積極搶抓天津市獲批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城市的機遇,通過簡化審批流程、規范準入限制、拓寬投資范圍、優化資金管理等創新機制,全力推進QFLP試點政策落地見效。
下一步,天津濱海高新區將重點圍繞信創、生物醫藥、新能源等主導產業,打造“基金+產業+園區”的全鏈條服務生態,構建對標國際的跨境投融資服務體系,吸引更多全球頂級投資機構和優質外資項目落地。
多方面推廣強發展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從服務貿易、貨物貿易、數字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改革、“邊境后”管理制度改革、風險防控七個方面向自貿試驗區和全國復制推廣77條試點措施。其中,34條措施復制推廣到上海以外的自貿試驗區,43條措施復制推廣到全國。
據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介紹,此次復制推廣工作將著力推進貿易投資自由便利,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讓世界共享中國開放的機遇。
記者梳理發現,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除貿易投資等領域的措施外,還包括知識產權保護、政府采購改革、勞動者權益保護、國有企業改革、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措施,且其占比近一半。
“這些措施將有力推動相關領域深化改革,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唐文弘表示,比如政府采購領域,拓寬適用范圍、進一步提高有限競爭項目信息透明度、通過提高電子化采購水平不斷優化采購流程、鼓勵以中英兩種語言發布采購公告等一攬子15條措施,將進一步提高中國政府采購程序的透明度、公平性,并穩步與國際接軌。
“這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將高標準國際規則要求與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緊密結合,通過制度創新解決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問題,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據唐文弘介紹,支持自貿試驗區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制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將有效滿足企業數據跨境流動需求,促進數據高效便利安全流動。加強商標、專利、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保護,加大行政監管和司法保護力度,將進一步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記者 晏瀾菲)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