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世界經濟格局 “一帶一路”峰會將制定20項行動計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07





      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這次論壇以“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為主題。
     
      外交部部長王毅指出,這是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以來,中方就此召開的規格最高的國際會議。據悉,高峰論壇與會代表總人數將達1200多人,重點圍繞基礎設施、產業投資、經貿合作、能源資源、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環境和海上合作等8個方面進行研討交流。
     
      三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中國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就共建“一帶一路”簽署了合作協議。在即將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還有望再與近20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商簽合作文件。
     
      一批重大政策舉措將出臺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先后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和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分別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暢想,這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重大倡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表示,這一戰略構想體現了在堅持全球經濟開放、自由、合作主旨下,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的新理念,也揭示了中國和亞洲經濟合作進程中如何惠及其他區域、帶動相關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新思路,更是中國站在全球經濟繁榮的戰略高度,推進中國與亞洲乃至歐洲和非洲合作跨區域效應的新舉措,顯示了中國不謀求排他性的區域經濟集團的基本立場。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綜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次峰會更多的是總結經驗,形成共識,然后再具體商議‘一帶一路’下一步建設的總綱。”因為這次領導人在峰會上主要是商討大思路、大戰略、大構思,不會對一些技術性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另外,在峰會之后,可能會有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產能合作方面的對接,領導人之間會簽訂一些標志性項目協議。
     
      王毅指出,這次論壇將重點打造四方面成果,包括凝聚更多共識、明確合作方向、推動項目落地、完善支撐體系。其中,中方有望再與近20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商簽合作文件,預計中方各有關部門將與沿線國家對口部門共同制定近20項行動計劃,中方還將與各方共同研究出臺一批重大政策舉措。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中指出,“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意味著中國實現了從原來規則的踐行者,到全球貿易的推動者和規則提供者的重大角色轉變。
     
      發展中經濟體影響世界的平臺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旨在形成利益共同體,讓沿線國家能夠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快車,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從而推動本國和地區經濟的發展。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
     
      然而,“一帶一路”有關投資合作項目特別是部分基礎設施項目,具有投入資金大、建設周期長、成本回收慢的特點。有分析機構認為這可能無法實現收益。對此,趙萍表示,短期內肯定是投資比較大,但長期內回報會比較好。因為設施聯通是貿易暢通的最基本前提,中國直接對外投資必然會帶來基礎設施配套相關產品和設備的出口增長。
     
      從“一帶一路”建設情況來看,王軍表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越來越多的實質性進展,便利了沿線經濟體的經貿和人文往來。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沿線,以中國為核心、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體系已經逐步形成,并延伸到世界各地。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共在36個國家建成初具規模的經貿合作區77個。其中,56個合作區分布在20個“一帶一路”國家,占在建合作區總數的72.72%,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了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2016年,中國企業在沿線61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金額1260.3億美元,增長36%。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占中國對外投資總額的8.5%。
     
      趙萍表示,“一帶一路”惠及沿線各國,為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落后的局面提供了一種可能。好的基礎設施會為其經濟發展提供好的硬件支持,人民生活也會更加便利。更重要的是,這些基礎設施本身還會帶來更多的工作崗位。
     
      此外,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中國設想與沿線經濟體發展訴求對接,催生了一系列亞洲次區域經濟合作設想,如中巴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王海峰表示,“中巴經濟走廊”是典型案例,“巴基斯坦政府非常積極,對雙方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港口建設以及貿易安排上都有很多較明顯的跡象。”
     
      王海峰認為,作為全球經濟最活躍的板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后,“一帶一路”將成為發展中經濟體影響世界的一個平臺。“一帶一路”的幾個主要經濟體如中國、印度、德國本身就是世界經濟的引擎,未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有三分之二。
     
      既要“打中華牌”更要“唱國際歌”
     
      “一帶一路”由中國首倡,但需要各國的共同參與。王海峰表示,中國主要承擔一個引導者、協調者的角色,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相關國家。
     
      中國國際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指出,“一帶一路”既要“打中華牌”,從國家利益和國際戰略出發,以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國家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為主線,努力實現核心利益的最大化;更要“唱國際歌”,以沿線國家相互開放、互利共贏為根本宗旨,打造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據悉,在逆全球化呼聲日益高漲的國際大背景下,推動各自發展戰略同“一帶一路”倡議進行對接已成為亞歐大陸各經濟體的戰略共識,并帶動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
     
      而如何讓更多的國家參與其中,在趙萍看來,需要更廣泛地宣傳“一帶一路”政策紅利和已取得的成果。另外,要找到與其他國家發展的契合點,如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匈牙利的“東部大開發計劃”、澳大利亞的“東進計劃”和“北部大開發計劃”等,都與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相吻合。“這些國家從本國的利益和戰略的角度出發,找到能夠共建‘一帶一路’的契合點,自然就會參與其中。”
     


      轉自:中國經營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