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簽債轉股協議1500億 鋼鐵行業去杠桿有望加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18





      新一輪債轉股實施以來,鋼鐵行業已簽訂債轉股框架協議約1500億元。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鋼鐵行業去杠桿,抓緊落實已簽訂的債轉股框架協議,支持債轉股實施機構多渠道籌資。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記者從9月16日召開的“2017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獲悉,自新一輪債轉股實施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已簽訂債轉股框架協議約1500億元,涉及中鋼、武鋼、馬鋼、河鋼等10個鋼鐵企業。
     
      與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負債總額相比,當前債轉股占比僅4.2%。其中,實際落地或部分落地的僅中鋼、太鋼兩家。而隨著鋼鐵企業盈利的好轉,債轉股實施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在論壇上表示,下一步將加快鋼鐵行業去杠桿,解決實際問題。如抓緊落實已簽訂的債轉股框架協議,支持債轉股實施機構多渠道籌資,并出臺《商業銀行新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等。
     
      鋼鐵去產能效益明顯
     
      在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鋼鐵行業取得了明顯的效益。
     
      Wind統計顯示,34家鋼鐵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平均為58%,凈利潤同比增長406%;2017年上半年,34家上市鋼企毛利率平均為11.77%,較2017年一季報的11.02%和2016年年報的10.13%,呈逐步提升態勢。
     
      相關人士表示,上市鋼企凈利增長率和毛利率提升,是鋼鐵行業去產能成效的一個很好體現。而持續去產能必然致使行業集中度提升,相關需求也涌向行業優勢企業,從而導致相關企業的存貨周轉率提升。統計顯示,上半年34家鋼企的平均存貨周轉率為3.83次,較一季報的1.78次大幅提升。
     
      同樣,存貨周轉率提升也體現在每股現金流上。今年上半年,34家上市鋼企每股現金流平均為0.17元,較一季報的0.01元有明顯增長。其中,23家公司上半年每股現金流為正,11家公司上半年每股現金流在0.30元以上。
     
      隨著企業經營收入提升、現金流逐漸充裕,負債率也同步下降。統計顯示,34家鋼企上半年平均負債率為62.2%,較一季報的62.5%和去年年報的62.75%,呈逐漸下降態勢。
     
      鋼鐵債轉股落地難
     
      作為本輪債轉股破冰后最先受益的行業,一批鋼鐵企業也在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陸續與金融機構等簽署了債轉股框架協議,包括中鋼、武鋼、馬鋼、安鋼、南鋼、山鋼、河鋼、太鋼等,簽約金額約1500億元。
     
      “與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負債總額相比,當前債轉股占比僅4.2%。其中實際落地或部分落地的僅中鋼、太鋼兩家”,上述相關負責人在論壇上坦言,“與其他輕工行業相比,鋼鐵行業的負債率相對較高。既要去杠桿,又要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同時兼顧職工安置、地方經濟等,可以說國有鋼企的去杠桿難度更大。”
     
      “簽訂債轉股協議的10家鋼鐵企業,大部分都是‘明股實債’,這實際上并沒有讓企業擺脫沉重的財務包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論壇上表示。
     
      統計顯示,我國鋼鐵行業資產負債率從2008年突破60%后逐年攀升,在2017年3月達到近年最高點。鋼鐵企業特別是國有鋼鐵企業杠桿之重,和投資沖動有很大關系。2007年后,一些企業負責人對市場預期過于樂觀,過于追求速度和規模,熱衷上新項目、出新業績;商業銀行也愿意向鋼鐵企業貸款,導致企業債臺高筑。
     
      業內人士表示,加杠桿容易,去杠桿難。一方面,處置國有企業資產的過程如果不順利,就會出現“舊賬變新賬”,對企業現在的負責人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銀行總是愿意規避不良貸款,而處置資產勢必帶來一定損失,因此銀行積極配合國有企業去杠桿還需要做大量工作。
     
      “真正有降杠桿效果的是‘增股還債’和‘增股投資’,其中增股還債效果最明顯,這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債轉股。”李新創說,它由設立的基金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權益資金進入后幫助企業償還債務。在這種情況下,總資產不變,但股東權益增加,企業負債減少。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模式含有回購條款,其實是“股權投資+看跌期權”的組合。
     
      業內人士表示,在本輪債轉股提出之初,鋼鐵行業無論是產品價格還是行業的整體盈利水平,都處于歷史低谷水平。可見,相對于兩年前的行業低谷,企業盈利狀況的改善,將使得鋼鐵產業推進債轉股的意愿下降。
     
      去杠桿有望加速
     
      “下一步將加快鋼鐵行業去杠桿,解決實際問題。如抓緊落實已簽訂的債轉股框架協議,支持債轉股實施機構多渠道籌資,出臺《商業銀行新設債轉股實施機構管理辦法》等文件。”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他提出了七方面舉措和建議,包括堅定推進去產能、深化國企改革、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推進行業企業兼并重組、推進金融去杠桿等。
     
      在此前召開的鋼協會議上,中鋼協秘書長劉振江曾透露,針對行業去杠桿進展緩慢等問題,該協會大半年來積極與相關主管部門和鋼鐵企業溝通座談,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積極進展。早在今年3月,中鋼協就提出,要經過3年-5年努力,使得行業平均負債率下降到60%以下。
     
      據劉振江透露,針對鋼鐵企業集中反映的在債轉股中遇到的“明股實債”、債務處置、信貸規模和貸款結構等問題,中鋼協也向相關部委形成了專題報告。“協會對于去產能過程中債務處置相關問題的建議,已經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目前正在收集典型案例。”
     
      8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繼續把國企降杠桿作為“去杠桿”的重中之重,做好降低央企負債率工作。會議還提出,未來將推動發展前景好、有轉股意向的央企創新模式,加快推進債轉股,“支持債轉股實施機構多渠道籌資;鼓勵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及有條件的央企基金采取各種市場化方式參與債轉股”。
     
      種種跡象顯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難度最大的去杠桿工作,將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加快推進速度。(本報記者 鐘志敏)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一行三會釋放“溫和去杠桿”政策信號

      臨近年中,由于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和監管壓力,資金面一直有緊張預期,在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下,央行需要適時補充流動性,維穩資金面,但同時又要避免過松給市場寬松預期,所以現在放水采取的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策略。
      2017-06-08
    • 去杠桿將成為下一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

      去杠桿將成為下一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

      繼去年提前超額完成去產能任務后,今年到6月底,我國鋼鐵去產能已完成全年目標,煤炭也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業內指出,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正在進入轉型下半程,提質增效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基調。
      2017-07-20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 中國去杠桿成效顯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 中國去杠桿成效顯現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年會時發表演講表示,“從貨幣供應和信貸數據看,今年初以來,中國已進入去杠桿進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持續放緩,當前已低于9%。”
      2017-10-30
    • 加快編制“國家賬本” 依法有序去杠桿

      加快編制“國家賬本” 依法有序去杠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確保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取得明顯進展。作為“三去一降一補”中的重要任務,去杠桿仍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2017-12-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