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部分指標增速回落 為何說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5





      11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似乎“喜憂參半”:一方面,工業生產、社會消費的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前10月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再創年內新低。另一方面,就業目標提前超額完成,工業產能利用率創下近5年來新高,企業效益穩步提升。
    制圖:沈亦伶
     
      究竟如何來理解當前中國經濟的運行特點與發展趨勢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仍然用“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來描述。
     
      既然不少指標增速出現了回落,為何還說中國經濟穩中向好?
     
      跳出增速看經濟
     
      月度增速波動較小且好于上年同期,就業、物價、企業效益等指標穩步向好
     
      “與上月相比,這個月很多指標的增速出現了波動。但當前的月度波動區間比較小,且大部分指標的增長水平都好于上年同期。”劉愛華說。
     
      就增速,看增速,增速波動仍在合理區間。
     
      看生產,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月加快0.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當月同比增長8.0%,增速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同月加快0.2個百分點。
     
      看需求,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增速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但與上年同月持平;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增長7.3%,比1—9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投資在優化供給結構方面的作用在持續發揮。
     
      看出口,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長6.1%,而上年同月出口下降了3.8%。
     
      跳出增速看經濟,國民經濟提質增效,含金量提高,也稱得上穩中向好。
     
      首先,就業持續向好。作為判斷宏觀經濟平穩健康的重要指標,無論是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還是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10月均降到5%以下。從就業總量來看,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完成了1191萬人,超額完成了年初的預定目標1100萬人。
     
      “今年以來就業充分是經濟運行中的最大亮點,這既歸功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發展,也歸功于產業結構升級尤其是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的持續增強。”劉愛華說。
     
      其次,物價總體穩定。10月CPI上漲1.9%,在經濟增速保持較快的水平下,CPI保持在2%以下的漲幅是非常理想的水平。10月份PPI上漲6.9%,漲幅與上月持平,表明市場供求關系持續改善。
     
      最后,經濟運行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我們判斷經濟是否向好,不能僅盯著速度,更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介紹,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8%,比去年同期加快14.4個百分點;服務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1.4%;前三季度累計,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6%,創下近5年來最高水平,這些指標都意味著中國經濟在向更高質量的發展邁進。
     
      “生產需求保持穩定、就業持續向好、物價總體穩定、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運行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國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持續,為更好地完成全年預定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劉愛華說。
     
      透過數據看后勁
     
      積極因素在累積增多,支持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
     
      透過數據看后勁,目前支持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因素在累積增多,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足。
     
      首先,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下,今年以來供給體系的質量持續改善。
     
      先進產能加快發展。前10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3.4%,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7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5%。
     
      低端落后產能陸續退出。前10月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3%,增速持續回落。煤炭和鋼鐵的年度去產能任務已經超額完成,尤其是“地條鋼”的產能出清。
     
      優質供給在加快孕育。前10月,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6.8%,遠高于整體投資增長水平;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4%;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也在加速,制造業中的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3.4%。
     
      “先進產能加快發展,落后產能逐漸退出,關系到下一步發展的優質供給也在較快增長,可以說供給體系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在不斷地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不斷提高。這是去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今年進一步深入推進的重要成果。這種供給體系的改善為我們下一步激發需求的潛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劉愛華說。
     
      其次,在供給體系質量持續改善的基礎上,需求潛力逐漸釋放,形成了內外需求聯動的良好格局。
     
      從消費看,今年3月份以來,各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了10%以上的較快增長速度,總體上消費完全有條件延續目前總量擴張、結構改善、質量提升的加快發展態勢。
     
      從投資看,今年以來,企業利潤持續改善,意味著企業投資能力逐漸增強。新開工計劃總投資和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等投資先行指標的增速在逐月加快,投資增速回升的條件在慢慢增多。
     
      從出口看,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步伐逐漸加快,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10月末回升到1500點以上,創出了近兩年的新高。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加上我國企業的競爭力在逐步提高,對擴大出口總體有利。
     
      著眼長遠看預期
     
      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很好”或“較好”的企業家占比創2011年來的最高值
     
      說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不僅是當下的核心指標表現搶眼,市場預期也在持續向好。
     
      看先行指標。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6%,已經連續15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處于擴張區間;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4.3%,連續很長時間處于較高的景氣區間。
     
      看企業反饋。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家是對市場冷暖最敏感的群體。11月13日,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公布的第二十五次全國性企業家年度跟蹤調查顯示,2017年認為宏觀經濟“正常”的企業家首次超過一半,為2008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點;認為目前盈利“正常”或“好于正常”的企業家占53.4%,為近5年來的最高值;停產、半停產企業的比重為17.8%,為近5年來最低。
     
      基于企業景氣狀態的回升,企業家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判斷也趨于樂觀。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很好”或“較好”的企業家占41.5%,為2011年以來的最高值,比2016年上升了21.2個百分點;預計明年經營狀況“好轉”的企業家占41.9%,預計“不變”的占47.5%,預計“惡化”的占10.6%;預計“好轉”的比“惡化”的多31.3個百分點,這一數據比對四季度的預計上升了5個百分點,也要高于2016年的調查結果。
     
      “不管從供給還是從需求,從發展動力還是從發展信心,從宏觀到微觀等各個方面來看,支持經濟下一步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條件和基礎越來越穩固,我們有信心、有條件繼續保持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劉愛華說,目前中國經濟的發展已經從過去的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明年經濟的判斷不能就增速談增速,從經濟發展的更大邏輯來講,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前景和潛力都有非常堅實的基礎。(記者 陸婭楠)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資源型省份今年財收“跳漲”后續增速預將回落

      受上游資源品價格回升、相關工業企業利潤大幅上漲帶動,山西、遼寧、陜西等資源省份財政收入也隨之出現明顯回升。如山西去年全年財政收入同比下降5 2%,增速墊底;但今年前兩個月同比大漲18 8%,
      2017-04-11
    • 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 內生動力有待可持續

      多位專家表示,雖然受高基數因素影響,PPI、工業增加值等同比增速或略有放緩,整體投資增速也可能出現回落,但基建投資仍會保持較高增速,制造業投資增速也將繼續回升
      2017-04-11
    • 三因素支撐一季度經濟增長 GDP增速超預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第一季度國民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積極變化不斷增加,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實現了良好開局,為完成全年發展預期目標打下了扎實基礎。
      2017-04-18
    • 多地民間投資回暖或將推高整體經濟增速

      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名義增長7 7%,實體經濟呈現回暖勢頭。專家表示,民間投資的持續回升將對整體經濟起到促進作用,或將推高整體經濟增長速度。
      2017-05-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