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500強的“廣州時刻”——中國發展重塑全球經濟新格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08





      2017年廣州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上,152家世界500強企業前來“切磋”,創歷史之最。創新引領、中國驅動、商業模式等關鍵詞標注了世界500強的“廣州時刻”。
     
      由經濟發展“追隨者”到創新“引領者”,中國經濟進化為全球經濟新格局發展所能帶來的機遇,使得世界經濟發展的目光聚焦中國引領。
     
      中國機遇:描繪全球財富新版圖
     
      機遇,是全球經濟發展對中國的期盼。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隨著中國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深化,中國成為全球普遍看好的投資熱土和財富天堂。迄今,僅廣州就已經聚集了297家世界500強的920多個項目。
     
      目前,中國機遇中,高素質勞動力對全球經濟主體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說,“現在蘋果在中國有200萬的應用開發者。中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大國邁向計算機、工業機器人等現代技術的應用大國。這在全球都是非常少見的。”
     
      同時,工業積累帶來的技術變革和創新,也是中國的一大優勢。“中國的技術、生產工藝水平非常高。我們現在需要高端的技術幫助我們實現產品的高質量生產。”庫克說。
     
      中國實力:中企與世界500強“平行對話”
     
      實力,是中國對全球經濟發展交出的答卷。115家,是中國企業2017年在財富全球500強所占的席位數量。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7年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上升至第22名。目前,中國的高鐵、超級計算、互聯網經濟、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的技術已經趕超歐美走在世界前列,讓世界經濟發展的目光聚焦中國引領。
     
      瞄準市場、掌握核心競爭力、尋求內部提升,是中國企業不斷走向世界一線強企陣營的關鍵。
     
      “2010年底,我們經歷著從PC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手機和智能終端開始大量普及。所以我們決定要盡快擁抱這個變化,哪怕是和自己的QQ做競爭也在所不惜。”騰訊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在大的挑戰面前,你不能完全知道你現在的方法或者你的團隊是不是能夠完成重要的歷史使命,所以我們內部有3個團隊同時在開發微信。”
     
      在《財富》全球論壇上,明顯感受到非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企業越來越趨于“平行對話”。中國企業的實力在不斷躍升,對全球要素的調配能力和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作為世界500強中國穗企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集團已在硅谷建立研發中心,加強人才集聚以及前瞻技術研發能力。“我們在當地想招十幾個人才,報名就來了200多人。”
     
      目前,世界500強也進入到發展轉型期。從規模導向到盈利導向、質量導向,成為全球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共同需求。發布世界500強排名的《財富》雜志的主編穆瑞瀾說:“企業規模是評估考慮的一個重要參數,但是我們已經把企業規模的參數比例大大下調。”
     
      中國創新:重塑全球經濟新格局
     
      傳統產業不斷融合,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商業模式不斷更迭。全球企業存量求質的轉變,正在重塑全球經濟新格局。
     
      在這場變革中,創新潛能對經濟、企業的顛覆式影響不斷加碼,對于經濟主體和創新主體身份合二為一的企業而言,這既是動力也是壓力。
     
      中國通過對創新驅動的布局,當前以及未來的發展潛能不斷顯現。
     
      “未來的科技創新將是更有溫度的創新,讓大家更加均衡的發展。”高瓴資本創始人、董事長張磊認為,“過去十幾年高瓴資本在中國的投資是投向了科技創新的1.0時代,其特點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下一步將會投到科技創新2.0時代,即一方面是更加創新,另一方面用科技創新幫助已經邊緣化的傳統企業,讓他們搭乘科技創新的快車,用科技賦能改造企業。”
     
      越來越明顯的是,中國在移動支付等諸多領域已經走在了創新前沿,在其他領域也在迅速追趕。“一個創新的中國令人興奮。”穆瑞瀾說,“開放和創新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相信,正在中國發生的一切,將重塑世界經濟。”(記者 孟盈如)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抓住機遇 提升中國制造業競爭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 趙昌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的發言可以用三個觀點來概括:第一,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或者產業變革的機遇,直接決定著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競爭力...
      2017-03-20
    • “中國制造”如何轉型升級?

      振興實體經濟,重振“中國制造”雄風,根本是從企業自身出發,從提高產品品質入手,應以“工匠精神”推動制造業供給側改革,進行“二次創業”,
      2017-03-21
    • 我國正描繪中國制造“新版圖”

      記者12日從工信部獲悉,《“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正在組織修訂,將于近期印發。該指南旨在把《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任務和各地資源稟賦相結合
      2017-03-21
    • 增加中國制造的話語權主動權

      目前,中國制造面臨著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任務、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雙重挑戰、低成本優勢快速遞減和新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雙重壓力。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