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左右預期增速有利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3-15





      前兩個月國民經濟起步向好——6.5%左右預期增速有利高質量發展
     
      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消費升級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新動能支撐能力不斷提升,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不斷累積,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從全年看,6.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可以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引導各方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
      3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前兩個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數據顯示,1月份至2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速加快,服務業持續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且結構繼續優化,消費市場較為活躍,新業態新消費發展迅速,經濟運行起步向好。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前兩個月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當前,盡管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有所回落,但發展仍然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從全年看,6.5%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可以引導各方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上。
     
      仍須鞏固向好勢頭
     
      “當前我國工業生產有所加快,消費比較活躍,價格總體平穩,就業繼續向好,國民經濟起步向好。”毛盛勇說。
     
      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消費升級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7%,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從消費業態看,網上零售額增速超過37%,比上年同期加快5.4個百分點,線上帶動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從實物消費看,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化妝品、智能家電等高品質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9.7%,平均單價上升較多,表明需求在更新換代、結構在升級。從服務類消費看,春節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人數同比增長12.1%,實現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6%;電影票房增長同比超過60%。
     
      新動能支撐能力不斷提升。在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傳統產能持續改造升級,一些落后產能逐漸退出市場,為優質產能騰出空間。裝備制造業、高技術產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新興動能加快成長。“新動能的成長有利于推動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也有利于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毛盛勇說。
     
      高質量發展的條件不斷累積。前兩個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位于低位,低于5%,比上年年末包括上年同期均有小幅回落,表明就業狀況較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比上年同期也有所加快;二、三產業更加協調發展,產業發展速度有所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出口在去年高增長基礎上繼續增長18%,表明內外需求比較活躍;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和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速度總體快于全國,也快于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也在繼續回暖。從生態環保指標看,1月份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平均優良天數的比例為68.6%,比上年同期提高8.6個百分點。
     
      毛盛勇表示,總的來看,前兩個月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其中有些指標的變動受到了春節等季節因素影響。不過,考慮到前兩個月在全年整體經濟規模中的占比較小,當前仍須努力鞏固向好勢頭。
     
      有條件實現6.5%左右預期目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不再提“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成績”;提出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而過去幾年的目標基本在5%左右。
     
      毛盛勇表示,經濟增長率和就業是觀察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且相關性強。“過去幾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就業形勢不錯,但就業壓力實際上并沒有明顯減輕。”毛盛勇說,從2012年開始,16周歲到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有所減少,但是勞動年齡人口的規模總量仍超過9億人。我國正處于結構調整的攻堅期,新動能快速發展雖然會創造新的就業,但傳統企業在調整時也會擠壓一些崗位。
     
      毛盛勇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201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定為6.5%左右。一方面,實現這一目標是可行的。最近幾年來,中國經濟運行的平穩性越來越強,特別是最近10個季度增速都在6.7%到6.9%之間。另一方面,中國要完成“十三五”目標,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到2020年GDP的總量比2010年翻一番、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今后3年GDP須年均增長6.3%以上、收入須年均增長4.7%,6.5%左右的增速,可以確保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當然,6.5%左右的經濟增長也是按照保障就業的角度設置的。”毛盛勇說,2018年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創紀錄達到822萬人,還有500萬左右的中職畢業生、大量去產能行業的轉崗人員、農業轉移人口,就業的總體壓力依然比較大。不過,我國近年來持續推進積極就業政策,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的就業彈性明顯提高。據測算,2000年至2008年,我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拉動非農就業增加100萬人左右。2009年至2012年,我國就業彈性上升到140萬人左右,2013年至2016年上升到180萬人左右。
     
      “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整個經濟發展的就業彈性在提高,對經濟增速的依賴性在減少。因此,6.5%左右的經濟增長完全可以比較好地穩定社會就業,引導各個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在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毛盛勇說。
     
      發展仍是第一要務
     
      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29.3%,2016年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1%。有觀點認為,我國已經進入了富足國家水平。
     
      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提問時,毛盛勇表示,恩格爾系數是一個經濟學的名詞,指居民的消費支出中用于食品煙酒的支出占整個消費支出的比重。2017年我國城鄉居民的恩格爾系數降到30%以內,比2012年回落了3.7個百分點。
     
      “這些年來,我國從溫飽階段逐步過渡到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毛盛勇說,在此過程中,居民的消費結構升級不斷加快,老百姓把更多的消費支出用到一些耐用消費品特別是一些服務類的消費當中,追求吃得安全、穿得時尚、住得舒適、行得便捷。
     
      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或富足國家的恩格爾系數一般在20%至30%之間。毛盛勇表示,簡單地從數據看,我國恩格爾系數確實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不過,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為發達國家,還要考察人均國民收入水平、人均GDP水平、國民收入分配情況、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預期壽命等指標。
     
      2017年,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按平均市場匯率來算不到9000美元,在全球還處在比較低的水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我們對此應該有清醒的認識,發展仍然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毛盛勇說。(記者 林火燦)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資源型省份今年財收“跳漲”后續增速預將回落

      受上游資源品價格回升、相關工業企業利潤大幅上漲帶動,山西、遼寧、陜西等資源省份財政收入也隨之出現明顯回升。如山西去年全年財政收入同比下降5 2%,增速墊底;但今年前兩個月同比大漲18 8%,
      2017-04-11
    • 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 內生動力有待可持續

      多位專家表示,雖然受高基數因素影響,PPI、工業增加值等同比增速或略有放緩,整體投資增速也可能出現回落,但基建投資仍會保持較高增速,制造業投資增速也將繼續回升
      2017-04-11
    • 三因素支撐一季度經濟增長 GDP增速超預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第一季度國民經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積極變化不斷增加,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實現了良好開局,為完成全年發展預期目標打下了扎實基礎。
      2017-04-18
    • 多地民間投資回暖或將推高整體經濟增速

      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名義增長7 7%,實體經濟呈現回暖勢頭。專家表示,民間投資的持續回升將對整體經濟起到促進作用,或將推高整體經濟增長速度。
      2017-05-1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