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季度數據發布!透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六大趨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4-18





      一年之計在于春。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了2018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一系列權威數據勾畫出今年開局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氣象,折射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六大趨勢。

    zhongguojingji
    (圖片來源:互聯網)

      趨勢一:中國經濟實力強、韌性好


      初步核算,我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987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這一增速和去年四季度持平,我國經濟增長率已連續11個季度穩定在6.7%到6.9%的區間。分產業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7.5%,增速遠超第一、第二產業。


      從主要依靠工業帶動轉向工業和服務業共同帶動,從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轉向投資和消費一起拉動,從出口大國轉向出口和進口并重的大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呈現出的結構性變化大大增強了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


      他表示,前瞻未來,國際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但是,支撐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中國經濟實力強、潛力足、韌性好、回旋余地大,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趨勢二:物價、就業水平更趨穩定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1%,延續了溫和上漲態勢。


      “總的看物價將保持平穩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說,從市場供給看,我國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相關產品都具備較為充足的供給能力,物價平穩運行具備堅實基礎。


      此外,我國首次對外公布了與國際接軌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分別比上年同月下降0.2、0.4和0.1個百分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昌林說,近年來,我國經濟新動能顯現,服務業快速發展,經濟增長拉動就業的能力顯著提升。同時,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也為勞動力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趨勢三:消費成為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275億元,同比增長9.8%。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8%,遠高于去年全年58.8%的貢獻率。最終消費支出已連續第五年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其中,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1.4%,分別比上年同期加快6.2和3.4個百分點。


      “消費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壓艙石’的重要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有關負責人說,我國居民消費增長較快,實物商品消費提檔升級,服務消費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對于全年消費規模,王昌林說,據測算,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望首次超過美國,達到40.4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零售市場。


      趨勢四:服務業成為經濟發展主動力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1%。其中,3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高于上年均值。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1%,連續10個月高于60.0%。


      2017年,服務業在我國GDP總量中的占比為51.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8.8%。邢志宏說,今年一季度,上述占比和貢獻率分別提升至56.6%和61.6%。


      “我國已進入了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經濟發展內在規律作用的結果,也是調結構、促升級各種政策作用的一個成果。”邢志宏說。


      他表示,消費結構升級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去年我國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為服務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和動力。


      趨勢五:新動能推動經濟穩中向好


      統計顯示,一季度我國新登記企業達到了132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1.47萬戶,新的市場主體在大量增加。


      “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增量。”邢志宏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同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9.6%,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網上零售額增長35.4%,快遞業務量增長30%以上,增速繼續在加快。


      邢志宏表示,“互聯網+”促生了很多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繼續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趨勢六:進出口貿易更趨平衡


      據海關統計,一季度我國出口額3.54萬億元,增長7.4%;進口額3.21萬億元,增長11.7%;貿易順差3261.8億元,收窄21.8%。


      “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貿易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進口增速繼續高于出口增速,順差有所收窄,進出口更趨平衡。”邢志宏說,我國在對外貿易中,追求的是貿易平衡,這也有利于國內經濟的發展。


      前瞻下階段外貿走勢,邢志宏說,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在進一步擴大,貿易空間仍然非常大。通過國內企業不斷增強競爭力,我國能夠繼續保持進出口貿易的平衡。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指出,中國不主動追求順差,并且在不斷地擴大進口,這為各國提供了分享中國市場紅利的新機會。(記者申鋮、胡璐、陳煒偉)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工業企業財務數據發布 工業利潤增速或將繼續回落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1至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4 4%,增速比1至3月份放緩3 9個百分點
      2017-05-31
    • 抓住機遇 提升中國制造業競爭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 趙昌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會上的發言可以用三個觀點來概括:第一,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或者產業變革的機遇,直接決定著中國制造業未來的競爭力...
      2017-03-20
    • “中國制造”如何轉型升級?

      振興實體經濟,重振“中國制造”雄風,根本是從企業自身出發,從提高產品品質入手,應以“工匠精神”推動制造業供給側改革,進行“二次創業”,
      2017-03-21
    • 我國正描繪中國制造“新版圖”

      記者12日從工信部獲悉,《“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正在組織修訂,將于近期印發。該指南旨在把《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任務和各地資源稟賦相結合
      2017-03-2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