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混改多層次推進 三大新趨勢顯現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13





      國企混改加速落地,改革新趨勢逐步確立。從騰訊、吉利參與中國鐵路總公司混改第一單,到東方航空百億級定增引戰投,新一輪央企標桿型混改加速落地,鐵路、民航領域成為重頭戲。記者注意到,除央企“七大領域”混改持續深化外,地方國資的運作也日趨靈活,國有資本進駐民企案例在增加。此外,在擴大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外資參與國企混改也有望取得新的進展。

    guoqi
    (資料圖片 來源互聯網)

      鐵路民航領域混改加速


      繼東航物流混改后,東航集團“混改2.0”鎖定上市公司東方航空。東方航空7月11日發布定增預案,公司擬A股定增募資不超118億元,引入均瑤集團及其旗下吉祥航空,以及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公司還擬在H股向吉祥航空定增募資35.5億港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東航此次引入兩方面的戰略投資者,一是來自民營資本和同業伙伴,二是來自國有資本,體現了國有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的相互融合。而且,東航和均瑤集團總部均位于上海,都以航空運輸服務為主業,雙方的合作具備良好條件。混改后,東航和吉祥航空將以資本為紐帶,結成戰略合作關系,釋放出更多合作成效,包括帶動各業務領域的合作,提升運營效率,完善航線網絡。


      就在不久前,中國鐵路總公司混改第一單也正式落地,騰訊與吉利控股以43億元拿下鐵總旗下動車網絡49%股權,攜手建設經營動車組Wi-Fi平臺。分析人士認為,Wi-Fi運營屬于鐵路運輸中具有競爭性業務特征的資產,引入社會資本有利于技術創新,符合資本、技術和市場相融合的基本發展趨勢。


      這只是鐵總混改提速的開始。2017年,鐵總確立了國鐵企業公司制改革“三步走”目標并強力推進,截至當年底,18個鐵路局已改制為集團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基本形成。在公司制改革的基礎上,鐵總工作會議披露,2018年將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各專業優勢公司和科技型企業實施混改方案,引入社會優質資源。


      自2016年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啟動以來,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七大領域”企業皆邁出實質性步伐,相繼有三批共50家試點落地,包括央企和部分地方國企。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僅是為了調整股權,更重要的是解決國企的機制和發展問題,是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資源、技術和管理。對國企來說,混改有利于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對民企來說,參與混改則可分享國企獨有的經營資質,實現共贏。


      國資進駐民企案例增多


      近階段,地方國資的運作趨于活躍,國資入股甚至控股民營企業的案例明顯增多。上證報記者注意到,近期不少民企老板因股權質押平倉風險而轉讓控股權,國企成為重要接盤方。此類民企,自身資產質量不差,估值又處于低位,國資接盤成本相對較低。


      如天海防務,今年6月份,公司實控人劉楠擬通過轉讓股份及委托表決權和提案權的方式,將控股權賣給揚中市政府全資持股的金融平臺——揚中金控,從而拓寬融資渠道,解除劉楠的高質押風險。揚中金控則表示,天海防務的兩大主業船舶設計與制造、清潔能源均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其對上述領域的未來發展前景總體看好。


      同在6月份,遭遇流動性危機的“盾安系”也獲國資出手支持。


      有分析人士認為,部分民企由于一時的流動性困難尋求轉讓,但所處行業前景不差,也有一定市場地位,國資進駐后有望盤活資產,不排除這些企業未來還能產生不錯的效益。


      除困難期引援外,一些經營狀況不錯的民營企業也愿意牽手國資增強實力。如英飛拓擬定增募資6億元引入深圳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深投控,后者將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有分析認為,深投控投資英飛拓應是看中其多年來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和數字營銷業務上的布局和積累。


      當然,國資有進也有退,如在一些充分競爭領域引入民資。近期,舍得酒業大股東沱牌舍得集團再次啟動混改。持有公司控股股東沱牌舍得集團30%股權的四川省射洪縣政府,擬將所持部分國有股權對外公開轉讓。


      擴大開放將有更大進展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趨勢是,未來,在外資參與國企混改方面,預計會有更大進展。


      上海市政府最近推出“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提出加快實施汽車、飛機、船舶產業對外開放,以及放開國際船舶運輸、船舶管理企業外資股比限制等諸多開放舉措。


      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企改革,特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都積極地向各種所有制資本開放。從此前國家出臺的相關文件看,都提出要積極引入外資參與混改。而在前期的混改實踐中,也有外資參與。


      去年8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勵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通知》明確提出,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對外開放范圍,包括持續推進專用車和新能源汽車制造等領域對外開放。


      周麗莎認為,鼓勵外資參與國有企業重組及混改,其主要出發點可能有以下兩方面:一是擴大資金來源,更好實現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二是更好吸收外資優勢,推動國有企業治理規范與管理水平提升。不僅如此,有了世界知名跨國公司的參與,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國有企業的企業形象與國際知名度,而且,日后在合作過程中,通過談判也許還能達成渠道共用等方面的協議,這無疑會對國有企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王雪青)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政策面給力 國企混改將穩妥推進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國企改革的部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7-03-22
    • 國企混改將全面提速 專家:突破口或在商業類企業

      除了去年明確6個試點企業與七大重點領域推進混改之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態稱,2017年混合所有制的突破口要進一步擴大。專家預計,突破口主要針對國有企業分類中的第二類,即商業類企業。
      2017-04-06
    • 三季度國企混改方案料密集批復 BAT參股央企有望成為亮點

      三季度國企混改方案料密集批復 BAT參股央企有望成為亮點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日前表示,從督察自查情況看,國企混改試點等改革落實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業內人士指出,電信、民航、鐵路等領域的國企混改全面提速,BAT參股央企有望成為一大亮點。
      2017-07-20
    • 地方國企混改現三大趨勢 競爭類國企讓渡控股權成亮點

      近期,地方國企改革落地呈加速之勢,上周,上海、深圳國改概念股持續活躍。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1日,共有62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其中38家為地方國企,北京、天津、深圳、山西、云南等...
      2017-07-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