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工業利潤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28





      前7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增17.1% 企業效益良好 盈利能力增強

      國家統計局8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1%,增速比1—6月份低0.1個百分點,其中,7月份利潤增長16.2%。總體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工業利潤持續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工業企業效益保持良好態勢,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增強。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46%,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為16.7天,同比減少0.1天。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認為,7月數據顯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一是成本持續下降。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合計為92.63元,同比下降0.38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5元,同比下降0.35元。二是杠桿率繼續降低。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5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4%,同比降低1.3個百分點,為2016年以來最低水平。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1—7月規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石油、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1—7月份,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主要是:石油新增利潤1145.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比重為20.1%;鋼鐵1139.5億元,占20%;建材797.5億元,占14%;化工721.1億元,占12.6%。這些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6.6%。“主要受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幅收窄、購進價格漲幅擴大影響,7月份工業利潤增速比6月份略有回落。”何平說。(記者陸婭楠)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旨在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
      2017-03-13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效應逐步顯現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綜合效應逐步顯現

      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市場預期和信心有效提振,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改革的綜合效應開始顯現。
      2017-07-12
    • 去杠桿將成為下一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

      去杠桿將成為下一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

      繼去年提前超額完成去產能任務后,今年到6月底,我國鋼鐵去產能已完成全年目標,煤炭也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業內指出,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正在進入轉型下半程,提質增效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基調。
      2017-07-20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各項指標共振向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各項指標共振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長以及投資、去產能等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其他實物量指標和相關先導指標也都共振向好,指標之間的匹配度明顯增強。
      2017-07-2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