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外貿促升級將推系列利好舉措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15





      剛剛出爐的外貿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進出口值逐季提升,第三季度同比增速明顯走高,高達13.8%。其中,9月份很多指標更是出現超預期增長。專家認為,這與一系列穩外貿的精準政策有關,也凸顯我國外貿的韌性,但是我國外貿依然面臨內外壓力,要改變“大而不強”的狀態任務依然艱巨。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方渠道獲悉,下一階段,我國外貿將繼續以供給側為切入點,在降成本、補短板、調結構方面做乘法,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產品附加值,建立穩外貿促升級長效機制。


      進出口超預期 外貿韌性初顯


      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進出口值逐季提升,第三季度同比增速明顯走高,超出預期。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值逐季提升,分別為6.76萬億元、7.35萬億元和8.17萬億元,分別增長9.4%、6.4%和13.8%。一般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比重上升。


      “今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等有效措施。其中,降低進口增值稅稅率、降低藥品、汽車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有效促進了進口增長。”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市場多元化和貿易便利化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預計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將保持平穩增長,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廣交會獲得的最新消息也印證了我國外貿穩中向好的態勢。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與采購商到會數量密切相關的邀請函申領量、預辦證數量、客服咨詢量均有所增長。


      另外,為了更好地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擴大進口,增加出口,推動進出口貿易的協調平衡發展,廣交會強化“賣全球買全球”功能。徐兵介紹,第124屆廣交會,進口展展覽面積達2萬平方米,636家參展企業。參展質量提高,美國、英國、意大利、韓國等眾多國際知名行業領軍企業與世界級產業集群參展。


      “外貿領域一系列指標的向好,表明我國外貿的韌性還是比較強的。”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也應該看到,在國際經濟形勢復雜的情況下,我國外貿也面臨一定的嚴峻性和壓力。


      央地配合 多措并舉


      “對于國際經貿形勢和我國進出口所面臨的狀況,從中央到地方都有比較充分的認識,并在政策制定上做了較為充分的預判和準備。”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根據自身經濟發展需要,主動推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外貿利好舉措,在促進我國外貿穩定增長的同時,也進一步加快了擴大開放的腳步,有利于我國外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調整產品結構,著力補上進口和服務貿易的短板,進一步做優做強。


      自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將“穩外貿”作為“六穩”之一以來,外貿領域的利好政策加快出臺落地。僅9月下旬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接連三次聚焦穩外貿,從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到提高出口退稅率,推出一系列對外貿企業產生直接利好的措施,并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


      各部委也在加快動作,多措并舉,培育我國外貿新的競爭優勢。中國銀保監會日前發布通知,明確提出做好進出口企業金融服務,發揮金融在穩外貿中的積極作用。


      商務部也表示,下一步將狠抓政策落實,著力為企業減負助力;從供給側發力,積極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標準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產品附加值和品牌影響力。商務部還透露,正在研究制定服務貿易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培育我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10月1日起,財政部對綜試區電子商務出口企業出口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的貨物,同時符合條件的,試行增值稅、消費稅免稅政策。


      海關總署透露,正在繼續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推進口岸提效降費工作。


      與此同時,地方上也在加快部署促外貿系列政策落地。近期,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湖北、黑龍江等近20個省市都出臺了具體舉措,根據自身情況發掘外貿潛力,政策涉及外貿新業態發展、培育外貿自主品牌、強化金融信貸扶持等方面。其中,上海發布了全國首份服務貿易領域負面清單,進一步開放服務貿易市場,培育服務貿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引擎。


      聚焦供給側改革 促外貿長效機制可期


      “近期出臺的政策不僅注意到了短期的外部壓力,也關注到了我國內部經濟結構調整的趨勢。”萬喆表示,外貿是一個窗口,出口什么由生產什么決定,這也是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意義所在。


      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表示,當前穩外貿應有短期和長期策略之別。短期應繼續通過提高通關效率、降低稅負成本、改善營商環境、拓展新興市場、改進外貿服務平臺等措施,積極為外貿企業減負降費,開拓市場,增強其運營效率和市場規模效應;長遠則是要扎實營造企業創新環境,提供政策保障和財政激勵,強化金融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企業加快進行產品和生產技術創新,切實構筑企業自生競爭優勢,提升企業的對外競爭力。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員、企業研究處處長劉興國指出,未來穩外貿,一方面要推動出口企業積極開拓新市場,促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減少對個別市場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要加快產品升級進程,實質性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增強產品的不可替代性。


      李俊提出,還要大力發展服務產業,把制造和服務結合起來,不只生產產品還要提供服務,創立品牌,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企業在價值鏈當中的地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這是我國外貿企業發展的根本。(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降低要素成本的有關舉措將出臺

      除了即將于4月落地的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性收費的清理規范,降低要素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工成本中的五險一金、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網費等)的有關政策舉措也會陸續出臺,企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減負“大禮包”。
      2017-03-24
    • 多舉措促新消費量增質優 新能源汽車等成推動重點

      多舉措促新消費量增質優 新能源汽車等成推動重點

      今年消費市場發展比較快,呈現出了總量擴張、結構升級的態勢。尤其是由新經濟引領的消費成為新增消費的重要推動力量,未來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綠色消費以及新興信息消費等新型消費的增長。
      2017-11-16
    • 財稅等部門多舉措減免稅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

      財稅等部門多舉措減免稅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

      在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大背景下,我國財稅部門近期亮出一系列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稅收新政策,借力稅收提升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018-02-28
    • 多項標志性開放舉措劃定時間表

      多項標志性開放舉措劃定時間表

      10日,博鰲亞洲論壇釋放出新一輪開放的明確信號,并劃定了多項開放舉措的落地時間表,包括今年銀行、證券等放松外資股比限制將確保落地,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將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修訂,今年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等。
      2018-04-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