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貿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29





      28日,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簡稱“京交會”)。記者在會上獲悉,優先發展服務貿易成為促進我國服務業發展,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重要發力點。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7萬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9.7%,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行業部門和經濟增長主要的驅動力。預計到2020年,這一規模將超過50萬億元。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等專家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數字表明,我國已成功實現了由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后期的歷史性跨越。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國正在加速制定服務業開放方案,除了繼續推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下一步還將依托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前沿區域,加快對跨境服務貿易領域負面清單等相關制度的探索和突破。


      搭建世界服務貿易頂級平臺


      隨著全球經濟向服務業傾斜特別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服務貿易無論對世界還是對中國,都變得越來越重要。商務部部長鐘山在京交會開幕式上表示,“擴大服務貿易開放是中國推動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內容。”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服務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總額52402億元人民幣,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二,成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與會人士指出,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數字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服務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全球服務貿易迎來了重要的機遇期。本屆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以“全球服務,互惠共享”為主題,契合了服務業發展趨勢,重點圍繞科技、文化、健康、商務等服務領域,著力在引領全球服務業和服務貿易前沿理念、先進技術、創新成果、行業標準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了解到,作為全球首個涵蓋了12個服務貿易領域的綜合性交易會,本屆京交會吸引了來自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8000家的參展企業和機構,有3.6萬名客商到會,全國各省(區、市)都將組團參加,將要達成一批合作協議。


      新技術新成果的交流是展會的重要亮點。相關企業將發布5G行業應用、區塊鏈應用、智慧停車云平臺、物聯網公有云平臺、AI陪護機器人等近10項新模式、新成果,引領企業創新發展,促進數字領域的全球合作。


      打造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當前數字技術正呈現迅猛發展之勢,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不僅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也極大增強了服務的可貿易性。”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全球已經進入了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極,也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達到4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52.2%,比2012年提高了7.6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9.7%,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行業部門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服務業在整個經濟運行中的作用不斷上升,服務業的平穩發展對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關鍵作用。”遲福林說。


      遲福林認為,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是工業化后期的一個大趨勢。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成功實現了由工業化初期到工業化后期的歷史性跨越。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是進入工業化后期的客觀規律。進入工業化后期,居民消費結構變化與工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日益加大,必然會帶來服務業的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服務業規模將超過5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有可能達到55%-60%,基本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


      李俊也認為,隨著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數字化的步伐不斷加快,服務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服務貿易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手段,技術密集型的新興服務領域潛力巨大,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高科技服務領域的貿易需求也在加快顯現,通過全球服務業的貿易往來,促進技術交流,降低服務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打造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服務領域開放方案浮現


      “服務貿易本質就是服務業的全球競爭。”遲福林認為,開放競爭將極大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和整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正在北京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在上海、天津、重慶、海南等17個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商務部綜合司和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試點政策的不斷貫徹落實,將不斷加速服務產業國際化進程,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報告還指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增設新片區、海南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都以促進我國服務領域的開放為重點。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后召開的首次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上,對粵港服務貿易全面自由化進行了探索。“在我看來,打好粵港澳大灣區這張牌,關鍵在于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突破口在于能否加快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進程,其中,最重要的是盡快實現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體制機制的實質性突破。”遲福林說。


      另外,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也在醞釀更大范圍的服務業開放。去年10月份,上海自貿試驗區已經率先在全國推出了首張服務貿易領域的負面清單。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日前表示,還將支持特定區域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李俊認為,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能夠極大地推動我國服務業的開放和服務貿易的發展。之前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主要是對投資準入方面的限制,服務貿易領域的負面清單主要解決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流動領域的問題。兩個清單相互銜接,實際上就把服務貿易的四種提供模式進行了全覆蓋,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環境。


      記者還從京交會上了解到,我國將致力于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服務業市場環境,加大版權、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減少對服務要素流動的限制,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加強資格互認、標準化等領域的磋商與合作,進一步激發服務貿易發展潛力。(記者 王文博)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上半年服務貿易兩位數增長 新興服務出口增長較快

      記者日前從商務部獲悉:2017年上半年,我國服務進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進出口總額22871 4億元,同比增長12 9%。6月當月服務貿易增速達29 7%,同比增幅創18個月新高。
      2017-08-07
    • 我國將打造“中國服務”國家品牌 構建外貿新優勢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21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將打造“中國服務”的國家品牌,推動“中國服務”與“中國制造”共同構成我國外貿競爭的新優勢,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2017-09-22
    • 國務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國務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大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教育投入,推進多渠道增加托幼和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采取措施加快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決定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以開放推動經濟...
      2018-05-24
    • 深化服務貿易創新試點 進一步擴大開放水平

      深化服務貿易創新試點 進一步擴大開放水平

      近日,國務院批復了商務部提出的《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同意在17個省市(區域)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并要求深入探索適應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開放路徑,加快優化營商環境,最大限度激發...
      2018-06-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