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吸收外資形勢依然穩定。據官方數據,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額369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增速是去年同期的五倍有余。5月當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額同比增速提高至8.5%。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蘇慶義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稱,從長遠來看,營商環境是外企決定是否投資中國最主要的考慮因素之一。近年來,中國在改善營商環境上已有進步,但還有改進空間。高層此番強調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將為外企來華投資經營帶來更多便利。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原部長趙晉平也對記者表示,當前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都將營商環境視作贏得國際競爭的新優勢。加緊改善營商環境,盡快趕上其他國家,對中國而言刻不容緩。
除保證吸收外資穩定增長外,改善營商環境也有激發國內民間投資潛力和活力,抵御經濟下行壓力的考慮。
眼下中國民間投資仍相對低迷。官方數據顯示,1-5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僅5.3%,增速不僅比1-4月回落0.2個百分點,也低于同期固定資產投資整體增速。
在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看來,改善營商環境,加大服務業等領域開放力度,為民間資本拓展新市場提供更多機會和條件,是頂住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需要著重考慮而且有廣闊空間的一招。這一措施不僅惠及面廣,也可在短期內迅速見效。
此次官方把“放管服”改革作為改善營商環境的主要抓手,背后也有精心考量。
根據會議,“放管服”改革主要內容包括大力縮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整治各類變相審批;把企業注冊開辦時間減到5個工作日以內;抓好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健全制度化監管規則,規范行政執法,對所有市場主體一視同仁等。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改革直接關系到企業能否切實減輕生產經營活動中種種不必要的負擔和成本。明確今后要深化這一改革,瞄準了企業痛點,有利于為企業營造更好生存環境,助其“輕裝上陣”。(完)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