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外貿主體多元詮釋中國開放進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14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六穩”工作部署,落實穩外貿的要求,關鍵是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加注重以市場化改革和運用經濟手段增強企業內生動力。
     
      國家政策的出臺讓外貿企業信心更強。據統計,目前中國外貿經營者已達160多萬家。今年外貿企業數量還在增長,1~5月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33萬家,同比增長6.6%。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中國外貿經營權管理體制經歷了重大變遷。中國外貿企業也在逐漸成長,成為中國外貿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和條件。
     
      數量增加結構優化
     
      從改革前的十大進出口公司到現在160多萬家企業從事進出口經營,改革開放調動全社會力量發展中國的外貿事業。
     
      從1979年到2001年入世,再到入世后的發展,中國的外貿企業不僅經歷了外貿壟斷局面被打破的過程,實現自負盈虧和自主經營,而且開啟了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新時期。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外貿企業在結構上顯現出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個體經營者、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多類別多元化發展的態勢。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外貿經營主體是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重要細胞,受益于大刀闊斧的外貿管理體制改革以及大踏步融入全球經濟開放,不同規模、不同類型、不同行業的外貿企業可以更加充分地接觸世界,開展貿易,從而形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
     
      與此同時,中國外貿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統計數據顯示,1978年~
     
      2018年,中國對外貿易額從206億美元猛增224倍至4.62萬億美元,中國外貿總額在全球的排名從第三十二位升至第一位,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增至3萬億美元以上。
     
      政策透明釋放紅利
     
      記者從商務部獲悉,截至目前,商務部外貿司一共發布了44批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機關名單。6月份發布的最新名單新增黑龍江和山東兩省共18個縣區的地方對外貿易主管部門。
     
      2004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將外貿經營權管理由審批制改為備案登記制,對外貿易經營者的范圍擴大到個人。同年發布的《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辦法》進一步規定,商務部委托符合條件的地方對外貿易主管部門負責辦理本地區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手續,備案權限開始快速下放。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備案制和備案權限下放不僅從總體上壯大了中國的外貿主體,而且國有企業和外資、民營企業等各類主體都參與外貿經營,極大激發了中國外貿發展的活力。尤其是更多民營外貿企業參與外貿業務,其與生俱來的市場開拓優勢得到充分釋放,成為中國外貿由小變大、由大變強的重要力量。
     
      如今,外貿經營主體備案登記越來越便利。今年3月1日,商務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優化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工作的通知》正式施行,該通知進一步優化了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工作,比如簡化收取紙質版申請材料、《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遺失或損壞需要補領時不再指定報刊聲明作廢等。
     
      白明認為,隨著外貿形勢的變化、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企業開展外貿業務將更趨便利,更趨市場化,個體工商戶、農業合作社等主體也廣泛參與進來。未來,中國將形成不同規模的外貿企業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的生動局面,讓中國外貿發展更有活力。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