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地方工業增速分化:中西部領跑 東部謀求轉型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10-31





      地方工業生產增速走勢分化的局勢仍在延續。前三季度,貴州、云南以9%以上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領跑全國,而東部發達省份工業生產增速則普遍放緩,個別地區甚至出現負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東部工業生產放緩或與外向型經濟占比較高、主動謀求產業轉型升級等有關,而中西部地區更多是受益于基建補短板的政策效應。

      中西部工業生產增速領跑全國

      據上證報記者粗略統計,全國31個省份中,有18個省份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要好于全國5.6%的平均水平。

      中西部地區表現搶眼。在工業生產增速最快的前十位之中,除了福建之外,其余均為中西部省份。其中,貴州、云南、江西分別以9.6%、9.3%和8.8%的增速位居全國前三。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內蒙古、安徽等地前三季度工業生產增速也均超過7.5%。

      從9月單月數據來看,中西部的領先特征更為明顯。9月份,陜西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6%,增速全國第一。而在8月份陜西工業生產增速還是負增長。

      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張燁在解讀數據時表示,支撐陜西工業增長加快的主要因素有傳統動能貢獻不減、新動能持續蓄積、大企業帶動支撐作用增強。

      “目前基建補短板作為穩增長的抓手,但政策重心更多是在中西部地區,因此相關省份在基建投資和工業生產方面受益更為顯著。”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說。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認為,除了本身基數較低,中西部地區在基礎設施、民生等領域投資需求仍然巨大,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這些都促進了當地工業生產。

      東部發達省份工業減速提質

      前三季度,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工業生產增速則普遍呈現放緩勢頭。多數省份工業生產增速表現不及全國同期5.6%的平均水平。

      目前經濟總量排名靠前的廣東、江蘇、浙江前三季度工業生產增速分別為4.5%、5.8%、5.8%。山東前三季度工業生產增速與前8個月持平,但9月當月工業生產增速出現負增長。

      北京、黑龍江、天津、吉林和上海工業生產增速排名墊底。其中,上海前三季度工業生產同比下降1.7%,吉林下降0.6%。

      唐建偉還指出,這也與東部地區產業結構有關。東部發達省份服務業占比較高,工業方面更是主動轉型升級,加速向中高端邁進。

      上海的工業經濟數據表現與轉型升級密切相關。盡管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速仍是負增長,但降幅較前8個月及上半年已有明顯收窄。

      上海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稱,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和汽車制造業生產形勢好轉帶動了工業生產運行平穩。此外,生物、新能源、高端裝備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逆勢增長。

      山東的工業發達,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均居全國前列,但以傳統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正在拖累經濟發展。近年來,山東積極尋求新舊動能轉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新興產業發展。

      據山東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山東先進制造業快速發展,航空、航天器及設備、電子及通信系統設備等高技術制造業保持快速增勢,實現增加值分別增長40%和10.6%。(梁敏)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