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逾30條政策落地 央地穩金融戰疫情齊發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2-11





      抗擊疫情離不開資金保障和支持,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多項穩金融政策持續發力。2月10日,央行發放首批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近半月以來,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等部門以及多個地方政府就累計發布逾30條政策,涉及提供流動性穩定金融市場預期、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加大資金支持、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等多個方面。


      業內專家表示,一攬子舉措將形成合力,精準施策,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機構支持抗疫工作的服務效率,對穩定市場預期、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保持金融體系充足的流動性是近期穩金融政策的重要著力點之一。2月10日,央行公開市場開展7000億元7天期和20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完全對沖到期量。春節后,央行持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累計投放流動性已近2萬億元,保持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發出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信號。業內人士表示,超預期流動性的釋放穩定了金融市場預期、提振了資本市場信心,更有利于金融機構在非常時期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穩金融另一政策著力點是加大對疫情防控所需資金的供給力度,使得戰疫一線企業獲得更大規模和更低成本的資金支持。2月7日,財政部聯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民銀行、審計署印發通知,推出多項舉措,包括部署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繼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和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降低綜合融資成本,以及采取多項便利措施支持金融機構疫情防控期間發行金融債券以及資產支持證券、短期融資券等。“財政金融協同發力,在央行專項再貸款和中央財政貼息共同支持下,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降至1.6%以下,企業將更有動力和資金擴大產能,開足馬力生產,保障供應。”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據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2月7日披露的數據,銀行業主動對接醫療器械、藥品、防護服、口罩、消毒用品、疫苗研發等企業融資需求,全力保障抗擊疫情資金需求,重點信貸投放累計已達2100多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加大資金支持的同時,降低暫時遇到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增加其中長期貸款供給也成為政策重點。


      截至2月10日,已有近20省份陸續發文為轄內受困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內容主要包括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加大對流動資金困難企業的支持力度、嚴防盲目抽貸等。


      2月1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金融支持防控疫情穩定經濟增長的若干措施》,確保重要必需領域生產企業正常融資需求得到充分便捷保障;確保全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此前,上海發文鼓勵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加大對抗擊疫情和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及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疫情防控期間相關貸款利率參照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至少減25個基點,并鼓勵其他在滬金融機構也參照執行。


      業內專家表示,一攬子穩金融舉措具針對性,也將形成政策合力,引導資金流向,降低企業負擔。光大證券研究所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述政策的密集出臺,能夠有效應對節后企業和金融機構預防性資金需求的提升,平抑股市、債市和匯市的短期波動,進一步提升了金融機構支持抗疫工作的服務效率,對于穩定市場預期、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展望未來,更多穩金融政策儲備已準備就緒。財政部負責人此前表示,出臺針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的中央財政貼息政策,是應對疫情的應急之策。下一步,將統籌考慮疫情變化對經濟的影響、現有政策實施的效果等因素,加強宏觀研判,先抓好現有政策的落實,精準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地區和人群,幫助他們盡快恢復正常生產和經營。同時,為紓解小微企業面臨的困難,應對疫情的經濟影響,做好前瞻性、有針對性的政策準備。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也指出,中國經濟有較強的韌性和強大的潛力,宏觀調控政策的空間十分充足。下一步貨幣政策將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加大逆周期調節的強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進一步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報價利率傳導機制,提高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三是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下一步央行有可能通過MLF置換到期的逆回購,一方面拉長流動性投放的期限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面下調MLF利率,進而引導LPR利率下行。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也認為,央行將適當增加2020年全年降準或定向降準的次數或幅度,加大調降MLF利率幅度,引導LPR利率下行,并進一步發揮LPR作用,推動實體企業融資成本下降。同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創新也將加碼,對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及地區給予信貸傾斜。(記者 向家瑩 張莫)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雙支柱”框架+協調監管 應對潛在上升金融風險

      2017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及“一行三會”高層均表示,需警惕后危機時代潛在上升的金融風險,探索建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政策框架,同時推進金融監管協調機制。
      2017-03-27
    • 我國對外金融資產民間部門持有占比首次過半

      我國對外金融資產民間部門持有占比首次過半

      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晚間公布《2016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報告內容顯示,2016年,我國對外金融資產中民間部門持有占比首次過半。
      2017-03-31
    • 財政資本雙管齊下 金融支持助力創新驅動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2017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提出依靠改革破難題促發展惠民生。會議要求,要健全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著力增強新動能成長動力。
      2017-04-10
    • 國資委推動央企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金融機構躍躍欲試

      在近日召開的國資委黨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上,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積極推動符合雄安新區定位和戰略發展需要的央企在京單位有序遷入雄安新區,大力支持中央企業將新設立的高新技術企業、高端服務業企業落戶雄安新區
      2017-04-1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