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消費持續改善 市場銷售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21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73億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4.7個百分點。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8597億元,下降3.5%。1-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7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13.5%。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125946億元,下降13.0%。


      值得注意的是,1-5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40176億元,同比增長4.5%,比1-4月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3739億元,增長1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37.0%和14.9%。


      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向好形勢持續鞏固,企業復商復市步伐加快,居民生活秩序明顯恢復。特別是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等多項政策促進下,居民消費持續改善,市場銷售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


      對此,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蘇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5月的消費數據表現出兩方面特點:一是居民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二是疫情的影響并未完全消除。隨著生產恢復的繼續,后期消費額增速仍有上漲的空間。5月份,除餐飲和石油及制品外,大部分商品的消費額增速均已回歸到疫情前的波動區間,可見居民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但目前餐飲、石油及制品的消費額降幅依然較大,這說明疫情的影響還未完全結束,仍存在著風險以及后期增長的空間。其中,餐飲消費額同比降幅依然較大,反映的是疫情在國內的影響猶在;石油及制品消費額同比降幅的顯著,間接反映的是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


      與此同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從環比情況來看,5月數據較4月有較大幅度改善,說明消費逐月恢復跡象明顯。其中,單月環比增速較大的消費領域包括金銀珠寶類、餐飲收入、服裝衣帽、家用電器、化妝品和家具等,反映了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正逐步回補。考慮到價格因素,和4月相比,5月核心CPI指數增長幅度較為有限,這反映了當前消費可能更多為前期的去庫存,體現了消費回補的發展趨勢。


      “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面臨較大壓力,防控措施減少了非必需品消費需求,給消費增長帶來較大壓力。隨著疫情防控逐步常態化,經濟運行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逐步消失,前期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將逐步回補,社零數據降幅將持續收窄。”龐超然進一步強調。


      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5月社零同比較上期大幅回升4個百分點。消費的回暖,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大幅放松,復商復市加速推進,居民紛紛重啟外出購物、就餐活動。


      其中,餐飲收入當月同比跌幅較上期大幅收窄12.2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同比僅降-0.8%,與去年同期近乎持平。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來看,食品、飲料、煙酒、日用品等必需品類依然強勢,均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同比增速;可選品類強勢反彈,服裝、化妝品、珠寶當月同比分別較上月分別回升17.9、9.4、8.2個百分點;居住類消費整體回暖,5月家電、家具、建材同比均回正;汽車銷售也保持了熱度。


      升級類商品零售繼續改善


      張敏表示,部分消費升級類商品保持較快增長。在中央和地方出臺的穩定和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帶動下,居民購車和換車需求持續釋放,汽車市場銷售回暖。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5%,增速為2018年5月份以來次高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5月份乘用車銷售量同比增長7%,4月份為下降2.6%。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5月份乘用車綜合銷售量同比增長1.8%,而4月份為下降5.6%。5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和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5.4%,增速分別比4月份加快9.4和3.8個百分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1.4%,繼續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


      事實上,汽車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最大,汽車消費的回暖將進一步拉動居民消費。對于未來汽車消費的走勢,蘇劍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汽車消費將成為拉動消費額增速上漲的主要因素。當前汽車消費需求的擴大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是滿足人們生活消費需求的,因此具有長期發展帶動消費增長的基礎。


      “推動社零回補增長關鍵在于促進大宗消費品的消費。對此,政府在促進汽車消費、家電消費等領域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措施。與此同時,汽車使用需求的轉型升級,對于綠色新能源汽車消費需求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汽車消費的增長。盡管目前這一促進因素受到低油價的影響,但隨著未來經濟逐步恢復,汽車消費將繼續回暖并帶動社零降幅收窄。”龐超然指出。


      此外,1-5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5%。總的來看,全國網上零售總額依舊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對于未來網上零售的趨勢,蘇劍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后,網絡消費額增速依然會在一段時間內領跑全部消費額增速。一方面,疫情期間,網絡消費替代線下消費成為主要的購物渠道,這使得此前較少網購的消費者體驗到了網購的便捷,吸納了許多新的消費群體;另一方面,在當前全球疫情都不樂觀的情況下,網購成為當前安全消費的首要選擇。


      對此,龐超然認為,此次疫情加速了經濟數字化轉型步伐,其中一個表現就是網上零售對于線下消費的替代,越來越多的民眾通過在線購物、線上消費等方式促進網上零售增長。未來,在線上商品展示方式創新、線上消費粘性增加等因素的帶動下,網上零售增速將逐步增長,并逐漸成為更多人消費購物的主要方式。


      此外,張敏表示,從發布的數據來看,相關行業位于景氣擴張區間,市場活力逐步恢復行業景氣度上升。具體來看,5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零售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3個月在榮枯線以上,餐飲業商務活動指數連續兩個月在榮枯線以上,住宿業商務活動指數自2月份以來首次上升至榮枯線以上。


      據商務部監測,“五一”期間重點零售企業日均銷售額比清明假期增長32.1%;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4.8%,比4月份回升1.2個百分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鐵路日均發送旅客人次環比增長37.6%,客流呈現快速回升趨勢。


      綜合來看,在居民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以及各項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的共同帶動下,市場銷售好轉態勢進一步鞏固。下階段,隨著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的持續推進,以及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消費市場將逐步回歸正常。(記者 寧婧)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家發改委公布居民消費新亮點,你貢獻了多少?

      國家發改委公布居民消費新亮點,你貢獻了多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70%,作為我國經濟增長的“壓艙石”,消費領域運行平穩,對經濟的拉動力依然強勁。
      2018-08-06
    • 從“五一”假期消費看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發展新趨勢

      從“五一”假期消費看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發展新趨勢

      今年,我國促進消費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消費規模保持平穩增長態勢,國內消費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從“五一”假期消費看,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呈現出一些發展新趨勢。
      2019-05-08
    • 以消費電子產品為著力點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

      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大背景下,文件的出臺對推動我國消費升級,持續釋放內需潛力,促進經濟社會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健康發展意義重大。
      2019-06-12
    • 9月份CPI同比上漲0.7% 環比持平

      9月份CPI同比上漲0.7% 環比持平

      據國家統計局10月14日消息,2021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8%,農村上漲0.2%;食品價格下降5.2%,非食品價格上漲2.0%;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價格上漲1.4%。
      2021-10-1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