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披露了2020年中央財政預算,曬出了36個表格(及說明)來詳細說明今年10多萬億資金怎么收、如何花。財政資金涉及億萬市場主體,因此備受市場關注。
非稅收入大降調入資金大增
中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根據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表,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數為82770億元,比上年執行數下降7.3%。
中央財政收入預計下滑極為罕見。財政部解釋稱,這主要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價格水平變動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預計。
受疫情沖擊和總規模2.5萬億元減稅降費政策影響,今年前4個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7.7%,這遠低于今年設定的收入目標。不過隨著復工復產提速,經濟持續復蘇,收入降幅會縮窄。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稅收收入為主,今年中央預計稅收收入同比下滑1.5%,在10多個稅種中,除了個稅、資源稅、印花稅預計略有增長外,其余稅種收入都預計下滑,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和減稅因素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往年稅收收入增長乏力、非稅收入大幅增長以彌補減收,今年非稅收入出現大幅下滑。
2020年中央財政非稅收入預計3000億元,同比下滑63.8%。這主要是非稅收入中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大幅下滑(-78.4%)。財政部解釋,這主要是因為上年采取特定金融機構和中央企業上繳利潤等措施。另外降費舉措也導致一些非稅收入有所下滑。
由于稅收下滑,非稅收入大幅下滑,為了彌補收入減少,今年中央財政大幅提高調入資金。2020年中央財政從預算穩定基金、政府性基金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共調入8880億元資金,同比增長高達178%。
近12萬億元怎么花
根據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表,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11.95萬億元,同比增長9.1%。中央財政收入下滑,但支出保持較高增長,體現了中央財政積極有力。
疫情之下,市場主體比較困難,今年中央政府帶頭過緊日子。中央本級支出35035億元,同比下滑了0.2%。
從具體支出類別來看,除了衛生健康、國防、社保就業、住房保障、糧油物資儲備、債務付息及發行費用等支出有所增長外,其余支出均呈不同程度下滑。
雖然中央壓縮本級支出,但為支持地方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對地方轉移支付同比增長12.8%,創近些年新高,資金規模高達83915億元。
政府債務余額限額突破50萬億元
疫情之下為了發揮財政穩經濟的關鍵作用,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今年政府舉債明顯增加,債務規模備受關注。
根據2019年和2020年中央財政國債余額情況表,2019年末國債余額實際數約16.8萬億元,2020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為21.3萬億元。
根據2019年和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余額情況表,2019年末地方政府債務約21.3萬億元,2020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余額限額約28.8萬億元。
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債務余額限額都有較為明顯增長,2020年中央與地方債務余額限額總規模首次突破了50萬億元關口,這也體現了積極財政發力。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政府債務余額38.11萬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債務余額限額以內;法定政府債務的負債率為38.5%,比上年末增加2.1個百分點,低于歐盟60%的警戒線;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1.3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率82.9%,比上年末增加5.9個百分點,低于國際通行的警戒標準。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推動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今年中央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安排給地方用于疫情防控和有一定收益保障的基礎設施建設。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