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省份上半年投資轉正 西部地區領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22





      在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和重大項目的牽引撬動下,今年上半年,投資降幅明顯收窄,回升態勢進一步顯現。


      時代周報記者查閱國家統計局數據發現,各地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已經公布。上半年,有22個省(區、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實現正增長,比1—5月份增加8個;增速跑贏全國(-3.1%)的省份有26個。


      在投資增速實現正增長的22個省份中,有6個省份實現5%以上的增長,分別是:新疆(28.6%)、西藏(18.5%)、山西(8.3%)、吉林(7.8%)、上海(6.7%)、江西(5.8%)。


      疫情之下,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成為各省份穩增長發力的重點之一。近一個月內,已有廣州、重慶、成都、西安、常州等地醞釀和出臺新基建發展行動計劃和投資建設方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發揮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其中政府注重的基建投資能在短期有效提振經濟,同時可以避免陷入低效重復投資。”無論是從官方表態,還是市場預測來看,下半年投資發展態勢強勁,有望充當經濟復蘇的主力。


      “兩新一重”成投資亮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增速較一季度回升了20.9個百分點。分地區看,上半年,西部和東北地區投資率先實現正增長,分別增長1.1%和0.4%;東部地區投資同比下降0.7%,比1—5月份收窄3.3個百分點,降幅收窄幅度最大;受投資增速墊底的湖北省(-56.2%)拖累,中部地區投資增速最低,為-11.9%。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省份二季度項目加快趕工,以彌補一季度疫情帶來的損失。例如,福建上半年1257個在建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751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5%,比去年同期增加346億元、增長14.4%。其中,6月份完成投資704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67.6%。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擴大有效投資作出部署,明確提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劉向東認為,投資方向界定為“兩新一重”,以期在擴大有效投資、開展補短板投資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既利于提振當前經濟,又惠及長遠發展,優化經濟結構。


      一些地方在“兩新一重”領域的投資增長較快。例如,上半年,湖南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7%,比一季度回升8.7個百分點。其中,5G通信網絡建設全面鋪開,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投資增長88.7%。


      7月17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袁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兩新一重”等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領域,推進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合理擴大有效投資,進一步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


      投資渠道不斷拓寬


      各地投資增速回升的背后,巨額資金從何而來?一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不斷加碼;另一方面,激發社會投資活力的舉措陸續出臺。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000億元。


      國家發改委7月17日稱,截至目前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超過90%,對補短板、穩投資發揮了積極的引導帶動作用。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2.24萬億元,已支出1.9萬億元、占發行額的85%。


      同時,有效調動社會資本積極性的舉措正在發力。7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合理設置資格條件,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民營企業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設置限制性門檻。


      而對于當前投資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劉向東表示,主要難點是研判哪些項目是優質的有效投資項目,而且在項目融資過程中還需要清理一批不必要的審批規范等內容。


      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學院教授葉青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應該從消費入手,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他們的消費水平。“企業家看到消費市場的擴大,才會有信心去投資,中國的經濟總量才會變大。”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經濟恢復呈現非均衡性,消費的恢復滯后于投資,財政政策更敏感的基建投資復蘇更快,需求更敏感的制造業投資會相對滯后。


      “目前各級政府愿意掏錢來做這些看得見的工程,比如新基建,對消費的重視不夠,這次疫情對低收入者的補貼不夠。各級政府應該把錢拿出來給低收入者用,這樣既可以拉動消費,又可以保障窮人的收入和他們的生活基本的水平。”葉青說道。


      繼續保持回升勢頭


      “投資先行指標的明顯改善,預示著投資將有望繼續保持回升的勢頭。”7月17日,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彭永濤撰文表示,這些先行指標包括“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進一步加快,同比增長13.5%,為近年來新高;投資到位資金由下降轉為持平;上半年挖掘、鏟土運輸機械和混凝土機械產量同比高速增長,挖掘機銷量持續走高”。


      劉向東預計,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實質性進展,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會加速恢復,再加上已見起色的基建投資,整體投資走勢會繼續延續恢復增長態勢,并對經濟增長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


      葉青則認為,今年下半年基礎設施的投入會不斷地加大,例如,南方洪災過后,各級政府會加大對水利工程的投資;制造業投資受出口減少的影響,增速可能較慢;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下降,對買房子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房地產的投資可能會受到較大影響。


      中金公司7月19日發布的研報給出了更詳細的預測。該研報預計,未來幾個月,地產投資增速可能處于7%―10%的區間,基建投資可能略高于10%,制造業投資可能由負轉正,但正值幅度很小。整體看,下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可能平均而言上升到5%―10%的區間,對經濟有一定支撐。


      從中長期來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2019—2028)》認為,中國已經基本進入成熟的經濟發展階段,而投資占GDP的比重偏高,中長期看有進一步下行的趨勢,預計今后十年中國投資增長速度在4.8%左右,低于GDP增速將是一個常態。 (陳澤秀)


      轉自:時代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