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激發我國市場潛力,我國服務貿易領域制度創新信號在密集釋放。17個試點地區服務貿易占全國比重超過75%,這是我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成績單。
7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擴大到全國21個省份部分地區。此外,跨境服務貿易領域年內將迎來兩張負面清單。
據悉,目前全國版和自貿港版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正在制定中。自貿港版的跨境服務貿易清單已經在內部征求意見,將率先推出。
專家分析指出,這兩張負面清單將成為我國服務貿易領域市場準入的重大突破,也將加速開啟我國貿易增長巨大空間。
試點地區持續擴容
近年來高增長、高附加值的服務貿易新業態加快成長。記者了解到,2016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在上海、海南等15個地區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2018年6月份,國務院批復同意深化試點,范圍擴大到北京、雄安新區等17個地區。
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的增加,帶動我國服務貿易總量增長。2016年以來服務出口年均增長6.7%(以美元計),高于全球服務出口增速1.2個百分點,高出我國貨物出口增速4.3個百分點。2019年,我國服務進出口7850億美元,規模穩居世界第二位。今年1月至5月,我國服務出口同比下降5.9%,降幅比服務進口低18.5個百分點,服務貿易逆差同比減少440.8億美元。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記者表示,當前,服務貿易已成為全球自由貿易的重點,成為全球經貿規則重構的焦點。對我國而言,服務貿易開始成為高水平開放的重點,成為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重要連接點。
近期,國家層面和相關部門已經頻頻部署,加快推進以制度創新促進服務貿易領域開放發展。
廬山國際智庫-九江學院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飛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跨境金融、跨境支付、跨界結算、跨境電商、跨境信息、跨境旅游、跨境交通、跨境物流、跨境文化、跨境娛樂、跨境體育、跨境醫療、跨境健康為跨境服務貿易重點。
加快實施負面清單制度
事實上,早在2019年11月發布的《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便提出,要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在2019年12月底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冼國義表示,2020年將研究制定全國版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大幅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在5月29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進一步指出,在跨境貿易方面,今年將制定出臺負面清單,這將使中國的服務貿易更加透明、更加公開、更加開放。
緊接著,中共中央、國務院于6月1日發布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制度,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費、自然人移動等服務貿易模式下存在的各種壁壘,給予境外服務提供者國民待遇。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指出,年內制定該清單,這將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集成創新的一個亮點,也將是我們中國跨境服務貿易的第一張負面清單。
據世界貿易組織2019年報告顯示,服務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從1970年的9%增加至目前的20%,到2040年,比重預期將上升至三分之一。中國正步入服務經濟時代,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53.9%,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4%。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王健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大背景是全球服務貿易的增長以及服務貿易占全球貿易的比重不斷增加,甚至已經超過了貨物貿易。主要由于互聯網和數字化的發展過程讓基于此條件的人需要轉化為服務。從全球商業發展背景看,網絡化、數字化和服務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創新總趨勢。
“更重要的是,服務貿易的種類以及服務貿易的存在形態多樣化,而且彼此間存在巨大差異。”王健指出,這些服務貿易的存在方式可能是線下具體基于人的服務,也可能變為線上基于數字化的服務。直接相關的是服務與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及社會彼此之間相互依賴。在成熟市場,服務貿易應全方位開放。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可以釋放任何領域服務貿易的潛力。
那么,負面清單在年內出臺對于我國當地服務貿易發展有哪些影響?
王健從貿易監管角度分析指出,服務貿易行業實際上有較為嚴密、成熟的貨物貿易監管體系,但是許多跨境服務行業仍處于灰色地帶,有些不得不采取變通的手段來實現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的出臺會將灰色地帶的服務貿易納入規范監管,促進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
孫飛坦言,負面清單在年內出臺會加大國內相關服務貿易領域的競爭,加大服務貿易對外開放,提升服務貿易技術,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提高服務貿易水平,提高服務貿易質量,優化服務貿易監管,進而加快我國服務貿易轉型升級。(記者 劉昱汝)
轉自:中國產經新聞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