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的1月產銷數據顯示,1月汽車市場表現并不樂觀,汽車產銷環比、同比均呈現明顯下降,產銷量分別達到159.4萬輛和164.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1%和35.5%,同比分別下降34.3%和35%。與2022年春節2月份相比,產銷量分別下降12.1%和5.1%,與2019年(疫情前)春節月(2月)相比,分別增長13%和11.3%。
對于1月份汽車行業的市場表現,中汽協分析認為,今年春節假期早,1月21日即為除夕,1月份整體有效生產經營時間僅為正常的六成左右。加之去年12月是消費者享受燃油車車購稅優惠政策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最后一月,同時臨近春節,汽車企業為沖擊汽車銷量推出了多種汽車購買優惠政策,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
乘用車方面,1月產銷分別完成139.7萬輛和146.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4.3%和35.2%,同比均下降32.9%。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四大類車型產銷均呈現明顯下降降幅均超20%;與上年同期相比,四大類車型產銷呈兩位數快速下降。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5.8萬輛,環比下降41.1%,同比下降24.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1.6%,占有率較上月減少5.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5.6個百分點。在外國品牌中,五大外國品牌銷量環比、同比均呈兩位數下降。國內生產的高端品牌乘用車銷量完成28.4萬輛,同比下降26.7%,高于乘用車增速6.2個百分點,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9.3%。傳統燃油乘用車國內銷量90.4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73.2萬輛,環比下降31%,同比下降44.8%。目前銷量仍主要集中在A級,累計銷量62.3萬輛,同比下降39.1%。從同比增速看,A00級燃油車呈現快速萎縮的發展特征,降速接近1倍。A0級和B級燃油車同比下降超過40%。新能源乘用車結束了上年各級別市場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A級、B級、C級同比呈現正增長,其中B級漲幅最大,A00級、A0級同比下降;目前銷量仍主要集中在A級,累計銷量15萬輛,同比增長15.5%。
商用車方面,1月份產銷分別完成19.7萬輛和18萬輛,環比分別下降23.9%和38.1%,同比分別下降43.1%和47.7%。商用車企業春節期間普遍復工復產較晚,且疫情過后市場需求仍需時日恢復,仍處于低位運行。在商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客車、貨車產銷均呈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客車產銷降幅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客車、貨車產銷均呈明顯下降,其中貨車降幅更為明顯。
新能源汽車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同時疊加市場價格波動明顯等因素影響,1月產銷分別達到42.5萬輛和40.8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別下降6.9%和6.3%,市場占有率達到24.7%。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三大類品種產銷均呈明顯下降,其中燃料電池汽車降幅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呈較快增長,其余兩類品種產銷呈不同程度下降。
市場集中度方面,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當月共銷售137.9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3.6%。
出口方面,1月汽車出口延續良好態勢,汽車企業出口30.1萬輛,環比下降7.1%,同比增長30.1%。
展望一季度,中汽協方面認為,我國汽車工業穩增長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致使汽車消費恢復還比較滯后,需要政策持續提振。近期,各政府主管部門均表示將繼續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同時多地陸續出臺促進汽車消費和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政策,加之節后各地大規模基建工程陸續開工,將為汽車市場平穩發展注入信心。(記者 岳倩)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