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潤18年來首降 中國皮革行業亟待轉型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07





      “近年來,全球經濟低迷、市場需求不振、出口優勢弱化,中國皮革業進入深度調整期。2016年,行業利潤18年來首次下降、進出口同步下降。”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近日表示,面對不利形勢,我國皮革行業提振信心,深入推進轉型升級,承壓前行。今年以來,行業總體開局平穩。
     
      中國皮革協會副秘書長葉香菊介紹,縱觀2011~2016年六年來中輕皮革景氣指數,年度曲線逐年下移,2016年的月度均值為86.9,相較上年下降2.5個點,全年處于漸冷區間,其中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和出口景氣三項主要指數相較上年均有下滑,分別處于漸冷、過冷、平穩區間。2016年,我國皮革行業總體呈現景氣指數漸冷下滑、銷售增速放緩、利潤同比下降、出口跌幅加劇等顯著特征。特別是行業利潤18年來首次下降、進出口同步下降,且出口20年來首次出現兩連降,進口自2009年來首次下降。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規上皮革主體行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1.4萬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回落2.9個百分點。制鞋、箱包等主要行業穩定增長,而制革同比下滑,毛皮服裝同比降幅最大。行業利潤總額862.4億元,同比下降3%,增速回落8.5個百分點;行業利潤累計同比自1998年來首次下降,且自下半年起持續下滑,沒有明顯好轉跡象。
     
      2016年15家電商網站的重點鞋包類產品銷售額922.3億元,同比增長9.8%,與運動相關的品類均獲得高速增長,男女包袋類產品大幅下滑。線上鞋包產品的銷量增速高于銷售額的增速,低價模式仍是網銷產品的主要特征所在。業內人士認為,長遠來看,日趨走低的價格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6年我國皮革主體行業出口764億美元,同比下降11.3%。葉香菊表示,行業出口下降是一系列不利因素疊加造成的結果:一方面主要出口市場經濟復蘇緩慢,外需疲軟,對于出口導向型的皮革行業影響重大;另一方面,企業生產成本不斷提升,國際比較優勢日趨弱化,產業及訂單轉移導致我國皮革主體行業在歐美市場份額逐步縮小;成本上升之時,行業出口單價卻大幅下跌,更讓行業出口面臨雪上加霜之困局。
     
      2016年我國皮革主體行業進口89億美元,同比下降7%。制品對進口增長的貢獻連年高于原料進口,且制品進口總額首次超越原料進口,顯示我國的消費結構發生變化。另外,占據原料主要份額的成品革和半成品革進口量值齊降,顯示行業生產有放緩的跡象。值得注意的是,越南皮革主體行業近年來對華出口持續增長,近年來取代意大利成為我國鞋類最大進口國。
     
      “今年,受全球皮革市場需求溫和復蘇的影響,我國皮革行業雖然運行依舊較為艱難,但是整體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葉香菊介紹,2017年1~2月銷售收入1925.8億元,同比增長5.6%;利潤總額120.7億元,同比增長2.8%;出口額112.9億美元,同比下降1.1%;進口總額13.3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成品革、半成品革、生皮及已鞣毛皮進口同比增長,顯示業界對原料需求有所增長,對于行業發展是一利好消息。預計行業全年銷售收入繼續保持低個位數增長,利潤增長的形勢依舊嚴峻,但出口跌幅將有所收窄。
     
      李玉中強調,今年,中國皮革協會將圍繞“三品戰略”,推動全行業把握消費升級帶來的機遇,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中國工業報記者劉英)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半導體仍然弱小 產業生態體系亟需完善

      中國半導體還是要面對多方面的挑戰,包括國際競爭挑戰增長、缺乏有經驗的人才資源和產業生態系統亟需完善等,其中最關鍵的是上游材料與設備嚴重依賴海外市場。
      2017-03-27
    • 中國舊手機回收率不足2% 走正規渠道難給好價格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為5 6億部。業界預測未來幾年中國每年更新的手機數量可能會達到4億至5億部,而此前我國已經沉積了約10億部廢舊手機。
      2017-03-29
    • “中國制造美國芯”知識產權仍是中國制造之“痛”

      雖然中國制造無論是體量還是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一,占到全球制造業總量的25%,但是中國制造與美國制造、德國制造、日本制造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我們通常說“中國制造美國芯”,這是中國制造之痛。痛在哪里?痛在知識產權。
      2017-05-03
    • 中國精煉鋅產量降至三年來最低點 短缺逐步加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精煉鋅產量同比下降9 9%至48 1萬噸。據彭博計算,這意味著精煉鋅日均產量僅為15516噸,是2014年5月以來最低。1~5月份產量下降1 7%至244萬噸。
      2017-06-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