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鮮電商成“掙扎的藍海” 四千多家僅1%盈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6-12





      市場火就能賺錢?生鮮電商似乎并不這么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近日發布《2016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整體交易額約913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80%,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達1500億元。但也有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盈利,7%巨虧、88%虧損、4%持平。
     
      雖是“賠本賺吆喝”,巨頭卻爭相進入。阿里投資易果生鮮、騰訊投資每日優鮮、京東投資天天果園、百度投資我買網……舌尖上的市場已進入巨頭角逐階段。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生鮮電商的馬拉松中,放下急功近利的燒錢重擔,將錢“燒”在關乎用戶服務品質的刀刃上,才能不僅跑得快,更能跑得遠。
     
      生鮮電商成“掙扎的藍海”
     
      如今,嘗鮮水果網購的人越來越多。盡管如此,數據顯示,生鮮電商在整個電商領域的滲透率只有1%。也就是說,每100個在網上購物的人,購買生鮮產品的只有1個人。
     
      的確,看看老百姓的菜籃子,實體生鮮店仍然是實力擔當。從零點有數聯合北京菜籃子集團日前發布的“北京市東部區域生鮮供應態勢”研究報告來看,97.5%的居民依然最常通過線下渠道買生鮮,傳統菜市場作為目前最大的生鮮供給終端,占比過半。預計到2020年,線下交易依然會占到80%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整個生鮮市場是萬億級別的,生鮮電商無疑是個大藍海。然而,這又是一片讓不少企業又愛又恨的“掙扎的藍海”。2016年,生鮮電商“死傷無數”,北京優菜網轉讓、多點高管離職、愛鮮蜂大面積裁員、本來生活業務調整。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生鮮電商行業里,規模化、持續性盈利的幾乎沒有。
     
      垂直生鮮O2O落地頻遭變故
     
      在頻繁遭遇虧損等難題的環境下,一些垂直類生鮮電商平臺開始探索線上線下融合,卻仍然頻遭變故。
     
      今年1月,雙井首城國際開業的生鮮O2O會員店優食管家,讓周圍居民感到十分新鮮。24小時營業,外加2小時內配送服務,走高端、會員路線的優食管家線下店成了新招牌。從線上走到線下,看上去很美,然而近日,店鋪已關上了大門。一張“店鋪升級通知”顯示,由于要進行店面、商品、系統、品牌升級,暫時只能通過APP購買,次日送貨上門。
     
      落地不順的不止這一家。原定于3月底開業的盒馬鮮生北京首家門店,陷入長達4個月的物業糾紛,遲遲無法開業。一位連鎖超市店長表示,短期內生鮮電商行業依然難以盈利,很多超市、便利店也只是把生鮮作為吸引客流的品類,實際上同樣不賺錢。門店租金以及產品組合、價格、配送服務等都是電商落地時很難解決的問題。
     
      燒錢也需燒在“刀刃”
     
      “滿99減80”“19元買4件”……在不少生鮮電商平臺,這樣的標語頻繁出現。一些消費者最初就是被這樣的大規模補貼吸引開始嘗試網購生鮮的。然而,一旦補貼停止,又恢復了就近水果超市購買水果的習慣。
     
      業內人士分析,對于一些從零起步的垂直生鮮電商平臺來說,大規模補貼導致每獲得一個新客人的成本高達200元左右,這成了一筆沉重的負擔。業內人士表示,燒錢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錢沒有燒在‘刀刃’上。事實上,近兩年來,的確有不少獲得資本支持的垂直生鮮電商平臺,往往被資本的“鞭子”敲打得猶如走上了難以停下的車輪——資本需要盡快獲得回報、平臺砸錢高額補貼換取用戶量快速增長、成本高企資金鏈緊張、繼續融資獲得巨額資本。在這個緊繃的鏈條中,一旦運營、資金出現問題,就極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甚至平臺倒閉等問題。
     
      零售的本質是通過規模化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服務大眾,從而給消費者帶來價值,而生鮮電商也本該如此。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冷鏈物流成本高企的生鮮電商領域,“白手起家”的垂直類生鮮電商很難勝出,這個領域未來的機會更多的還是存在于綜合類電商。以京東為例,其生鮮業務不需要大打折扣、拉新客成本幾乎為零,在整個平臺完善物流體系的基礎上,京東生鮮的冷鏈物流成本遠遠低于垂直類生鮮電商平臺30元的平均水平。(孫奇茹 陳雪檸)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接近萬億元 僅1%盈利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接近萬億元 僅1%盈利

      今年以來,多家生鮮電商獲得BAT大額融資,生鮮大戰正式開打。不過記者也了解到,近年來行業中不斷有生鮮電商退出或轉型的聲音傳出。
      2017-07-23
    • 生鮮電商行業“九死一生” 洗牌加劇 亟須自我造血

      生鮮電商行業“九死一生” 洗牌加劇 亟須自我造血

      業內指出,生鮮電商“燒錢”模式難以為繼。當前,新的生鮮電商不斷增加,巨頭布局持續擴大,行業競爭還在持續升級,推動原有行業格局加速洗牌,要在這場“生死局”中實現突圍,亟須加快實現自我造血能力。
      2019-07-31
    • 多種商業模式并存 生鮮電商四大風險亟待化解

      多種商業模式并存 生鮮電商四大風險亟待化解

      生鮮電商面臨四大風險亟待解決:一是電商貨源不穩定,質量監管與可追溯困難;二是物流體系和設施不完善,生鮮冷鏈物流短板明顯;三是農產品質量信息不對稱,消費者購物體驗較差;四是農產品流通損耗成本高,間接降低農產品質量。
      2020-08-31
    • 燒錢現象仍在加劇 生鮮電商盈利困局難解

      燒錢現象仍在加劇 生鮮電商盈利困局難解

      牛年伊始,多家生鮮電商傳出即將上市的消息。據不完全統計,叮咚買菜、美菜網、每日優鮮以及多點Dmall等生鮮電商領域的主要玩家近期動作頻頻,對于登陸資本市場躍躍欲試。
      2021-03-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