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半年國內鉛消費難有亮點 鉛價存回落風險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01





      2017年上半年,滬鉛價格走勢整體呈現先揚后抑,重心逐步下移的態勢。1月初至2月13日,鉛價從17410元/噸走高至20070元/噸,漲幅達15.3%。主要受鋅價走高帶動,鉛價走勢偏強。2月14日至5月19日,鉛價則開啟了為期3個多月的震蕩下行格局,期間鉛價自20070/噸高點回落至15140元/噸,跌幅達24.6%。鉛價大幅走低主要因為春節過后,鉛市進入傳統消費淡季,電池企業多處于減產狀態,經銷商避險情緒高漲減少拿貨,電池廠家庫存偏高,國內鉛市基本面持續偏弱。5月中旬至今滬鉛價格則出現了明顯的觸底反彈態勢,截至6月28日,滬鉛累計漲幅達18.2%。主要因為夏季來臨,氣溫升高,鉛市下游迎來動力型蓄電池需求旺季,需求出現季節性復蘇,使得市場悲觀情緒緩和,鉛市基本面得以改善。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全球供需基本上處于平衡
     
      因為鉛鋅為共生金屬,伴生于同樣的礦床,全球鋅礦的復產增產同樣也帶動了鉛礦產量的增加。國際鉛鋅小組最新的報告顯示,今年1~4月份,全球鉛礦產量累計為170.9萬噸,同比增加13%。在新增產能方面,安泰科統計,2016年國外鉛礦新增產能釋放量為2.4萬噸,而2017年預計提高至14.7萬噸。從具體礦山來看,主要表現在印度斯坦鋅、新星的MiddleTennessee、洪都拉斯、Toranica等礦山的增產上。預計2017年下半年,國外鉛礦產出將維持穩步提升態勢。
     
      在全球鉛市供需方面,國際鉛鋅小組數據顯示,2017年1~4月,全球精煉鉛產量為390.9萬/噸,去年同期產量為360.6萬噸,同比增長了8.4%。需求方面,1~4月,全球精煉鉛需求量為397.7萬噸,去年同期為357.8萬噸,同比增長了11.2%,今年前4個月,鉛市供需為短缺6.8萬噸。但據國際鉛鋅小組的預測,2017年全球鉛礦產量預期將增加4.3%至492萬噸;精煉鉛產量預期將增加2.2%至1139萬噸。2017年全球精煉鉛需求預期將增加2.3%至1139萬噸。因此2017年鉛市供應預計接近平衡。
     
      加工費低短期抑制鉛供應 長期供應無壓力
     
      從加工費來看,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自產鉛礦加工費1700元~1800元/金屬噸,持平于6月份。而進口鉛礦加工費為40美元~50美元/干噸,較6月份上調了5美元。就加工費來看,國內鉛礦加工費持穩進口加工費上調,顯示當前國內鉛礦供應仍較為偏緊,而海外鉛礦供應已表現略為趨松。國內礦山產出受限主要因春節過后環保檢查所致,但隨著4、5月氣溫回升北方礦山逐漸重啟,疊加5月底湖南地區環保督察結束,該地區礦山恢復生產,因此未來國內鉛礦供應有望加快釋放,國內鉛礦加工費也有望上調。
     
      在進口方面,海關數據顯示,1~5月份,鉛精礦累計進口量為51.36萬噸,累計同比回落了3.67%。進口鉛礦出現回落主要因進口加工費處于低位,抑制了鉛礦進口意愿。另一方面,因為節后鉛市需求淡季特征明顯,下游電池企業開工率不高,疊加環保檢查,導致了煉廠對于原料礦的需求沒有明顯提升。后市隨著全球鉛礦產量的增加,進口加工費繼續上調,國內鉛礦供應或將有所增加。
     
      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原生鉛產量23.323萬噸,環比上升3.31%,同比下降10.89%。5月份產量上升,主要由于前期減停產的冶煉廠集中復產,另外,原料礦保障度提升,鉛礦加工費逐漸上漲,以及部分新增產能投放也推動了原生鉛產量的增加。根據SMM統計數據,上半年國內原生鉛企業開工率在55%~65%的區間內波動。對于下半年,基于原料礦保障度的進一步提升,預計國內原生鉛供應將維持緩慢回升態勢。
     
      在再生鉛方面,受環保督察的影響,督察地區的再生鉛生產受到明顯地限制,對“三無”再生鉛企業的影響尤為明顯。但因環保督察主要對一些小的“三無”再生鉛廠家造成沖擊,而對大型的正規再生鉛廠家影響相對有限。另外,由于“三無”小廠遭到打擊,使得大型再生鉛廠的廢電瓶原料來源得到一定保障,因此大型再生鉛廠的開工率或有所提高。下半年國內再生鉛產量有望小幅增加。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國內精煉鉛累計產出208.9萬噸,累計同比增長7.2%。但如果從單月產量數據來看,近段時間精煉鉛產量有所下降。數據顯示,5月,國內精煉鉛當月產量為40.6萬噸,環比下降了1.5%,當月產量連續2個月出現回落。這主要還是受到環保督察的影響,企業開工受到一定限制。5月份,北京“一帶一路”會議召開時,河南省濟源、安陽等地區的原生鉛企業就一度需要檢修減產。預計2017年,國內精鉛產出為515萬噸左右,較2016年增加近50萬噸,增長10%左右。
     
      進口方面,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1~5月,國內精煉鉛進口量累計值為4.09萬噸,同比大幅增加,但主要因為去年同期進口量基數太小只有124噸。從今年進口的當月數據來看,自3月份后,精煉鉛進口量表現連續兩個月回落,主要因4、5月份滬倫比值走低進口虧損擴大,對鉛錠進口形成抑制。
     
      消費難有亮點
     
      在中國最主要的鉛初級消費領域是生產鉛酸蓄電池,約占鉛總消費的80%。因此鉛酸蓄電池的產量很大程度影響了鉛的消費量。由于夏季氣溫升高,動力型蓄電池迎來需求旺季,電動蓄電池市場繼續受電池漲價利好,經銷商買漲情緒較濃,成品訂單上升,電池企業開工率多數已回升至70%~80%的相對高位,對原料鉛采購需求增加。而汽車起動型電池市場需求一般,但受鉛價上漲帶動,部分地區成品訂單現好轉跡象。今年下半年,因為7~9月份高溫天氣或將帶動電池置換需求環比有所回升,此外,下半年多為汽車和電動車的生產傳統旺季,電池新增需求環比或也將有所增加。但預計下半年國內鉛消費難有亮點,同比增速面存回落可能。預計鉛消費增速將從2016年5%左右下調至2017年2%附近。
     
      汽車方面,1~5月,國內汽車產、銷累計量分別為1135.8萬輛、1118.2萬輛,累計同比增速為4.7%、4%,較2016年增速的15.3%、9.8%已出現明顯地下調。目前國內汽車庫存仍處于高位,國內不少的汽車企業都面臨著去庫存的問題。據中國汽車流通協發布的2017年4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5月,國內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58,同比上升14%,環比下降18%,經銷商庫存水平有所回落,但依然位于1.2警戒線以上。另外,由于去年購置稅減免透支了今年的消費量,使得今年汽車銷售出現明顯滑坡,整體來看今年后期汽車行業景氣度仍面臨下行壓力。
     
      電動自行車方面,今年前4個月電動自行車累計產量1239.5萬輛,累計同比大幅增加42.5%。數據大幅增長,部分受到去年年初基數偏低所影響,以及共享電單車(多以鋰電池為動力電池)推動。但一季度產出的超預期增加,大幅透支了后期的訂單需求。預計2017年電動車產量僅維持小幅增長態勢,或增長6%,至3400萬輛。
     
      當前,動力型電池即將進入季節性消費旺季,國內動力型蓄電池行業維持好轉態勢,且下半年多為汽車和電動車的生產傳統旺季,對電池的新增需求有望增加,鉛市基本面得以改善。另外由于當前原生鉛開工水平仍維持偏低水平,精煉鉛供給下滑,加上近期下游采購增加,目前國內鉛市供應呈現偏緊態勢,短期對鉛價形成支撐。但下半年隨著國內外礦山產量增加,國內鉛礦供應偏緊的格局將進一步緩解。疊加大型冶煉廠檢修結束及再生鉛企業的逐步復產及新增產能的投放將帶來市場供應增量,屆時鉛價或將表現高位回落。預計下半年鉛價運行區間1.4萬~1.8萬元/噸。(作者單位:中投期貨)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基本面過剩局面嚴重 鉛價疲軟態勢仍會持續

      基本面過剩局面嚴重 鉛價疲軟態勢仍會持續

      4月份以來,鉛價格逐步抬升,但8月中旬之后,鉛價格從1 66萬元 噸高點快速下降,隨后基本保持震蕩下行態勢。那么鉛價為何一直如此疲軟呢?相比其他金屬,鉛基本面過剩局面更為嚴重。下游消費疲軟,導致庫存不斷累積。唯一支...
      2020-11-17
    • 供需失衡 中國石油加工行業面臨矛盾亟須緩解

      在日前舉辦的2017中國(大連)第十屆地煉市場與發展峰會暨第九屆中外油商高峰論壇上,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中國石油加工行業面臨幾大矛盾,亟須加力緩解。
      2017-04-24
    • 供需兩方面承壓 我國尿素出口量下滑成定局

      4月份,我國尿素出口38 92萬噸,同比減少45%。1~4月份累計出口163萬噸,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55 7%。2016年4月份出口84 79萬噸,同比減少16%。
      2017-06-15
    • 鐵礦石供需矛盾難緩解 國內礦上漲乏力

      鐵礦石供需矛盾難緩解 國內礦上漲乏力

      近期上游市場行情走勢偏強,鐵礦石市場價格也是逐漸震蕩走高,不過鐵礦石“內部”環境仍不容樂觀。供應量持續增加,而下游鋼市高爐低開工率又使得鋼廠需求收緊,都對鐵礦石行情造成非常不利的局面。
      2017-12-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