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重慶80.8萬脫貧群眾找到工作 49.38%“全國最高就業率”怎么來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2-28





    20240228080012680.png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就業穩則收入穩,收入穩則民生安。
      
      重慶市鄉村振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重慶有80.8萬名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找到工作,脫貧人口就業率達49.38%,為全國最高。


      沉甸甸的“成績單”背后,是相關部門針對不同類型的脫貧人口分類施策,傾盡全力幫助他們端穩就業“飯碗”。


      針對青壯年勞動力 從培訓到上崗全程服務


      2月7日上午,北碚區重慶欣樂美義齒公司生產車間,員工張坤正在加工一批義齒。


      這份工作,每月能為他帶來近5000元的收入。


      今年23歲的張坤,來自城口縣廟壩鎮紅巖村一個脫貧家庭。他從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畢業后,經當地幫扶干部和學校老師推薦,來到北碚這家公司實習,獲得了這份專業對口的穩定工作。


      “青壯年是農村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和重要收入來源,幫助他們找到工作,是守住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關鍵。”市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保障、提升這部分人的就業質量,市級相關部門聯合舉辦專題培訓班,以脫貧群眾和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大培訓力度,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計劃,著力提升技能培訓的精準度、實效性。尤其是市鄉村振興局、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重慶市“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實施方案》,將幫扶由職教幫扶延伸到就業幫扶。


      在幫助群眾掌握過硬技能的基礎上,市級相關部門又出臺提供交通補助和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等福利政策,并為返崗人員提供組織化的專車專列輸送服務。


      種種措施實施后,效果立竿見影:在80.8萬就業的脫貧人口中,赴市外和縣外務工的脫貧人口合計超過53萬人,與上一年相比新增近4萬人。


      針對弱勞動力和半勞動力 設立公益性崗位兜底幫扶


      除青壯年勞動力外,重慶還有近22萬弱勞動力和半勞動力。這一群體大多年老體弱,又如何進行針對性就業幫扶?


      白巨明是墊江縣白家鎮靜峰村的脫貧戶。白巨明家原本已在4年前脫貧,但天有不測風云,老伴前年髖關節骨折,兒子又在去年得了腦梗,年近花甲的他肩上擔子頓時沉重起來。


      白巨明有木工手藝,但由于上了歲數,吃不消工地上的繁重工作,在去年回到家鄉。


      白巨明返鄉不久,村里的幫扶干部郭素蘭便來走訪了解情況。郭素蘭告訴他,村里新開發了一批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工作強度不大。


      經郭素蘭推薦,白巨明順利申請到公益性崗位。他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清掃公路,一個月雖然只有600元工資,但空閑時還可以到附近的果園打工,加起來一個月能有2000多元收入,可以維持家庭日常開支。


      “隨著脫貧群眾的年齡逐漸增長,重慶會有越來越多的半勞動力和弱勞動力,我們的幫扶手段是設立公益性崗位,幫助他們就近就業,從而為其兜底。”市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說。


      這兩年重慶不斷加大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開發出公路養護、河庫巡管、助殘服務等領域公益性崗位,帶動了一大批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實現就業。


      僅去年,重慶就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708個,全市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脫貧人口就業超過11萬人,占全市弱勞動力、半勞動力人數的一半以上,有效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針對留守勞動力 “量身定做”幫扶車間助其在家門口就業


      在農村,留守勞動力也是一個較為龐大的群體,他們在扶老攜幼的同時,也有就業需求。而設立在家門口的就業幫扶車間,就是為他們“量身定做”,讓他們在工作之余,能兼顧起照料家人的責任。


      近日,奉節縣安坪鎮魯渝協作返鄉創業園,重慶市弘源鞋業有限公司幫扶車間里,機器運轉的“嗒嗒”聲此起彼伏。


      在車間的手工生產組,合一村的脫貧戶張玉正在裁剪鞋布。“我剛進車間時什么也不會,車間的培訓老師手把手教我們做鞋布,一個月左右就上手了。培訓期間還有1700元的底薪。”她介紹,現在一天能裁剪幾百張鞋布,月收入4000多元。


      在奉節,這樣的就業幫扶車間共有142個,去年吸納5000余人就業,其中脫貧人口1480人。而在全市,就業幫扶車間總數達到617個,吸納了12411名留守勞動力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近5000人。


      記者注意到,在617個就業幫扶車間中,有123個是去年新建。


      “這與政策的導向和支持密不可分。”上述負責人介紹,例如經評選認定的就業幫扶車間,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資金,每年還會根據車間穩定帶動就業能力、增收能力等情況,給予2萬—10萬元帶動就業獎補。


      目前,在脫貧人口就業率已經較高的情況下,重慶正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提高就業質量上來,啟動了“7+6+3”重慶鄉村振興勞務品牌試點工作,重點篩選培育重慶火鍋師傅、云陽面工、巴渝大嫂(家政)、開州金廚、萬州烤魚師傅等7個勞務品牌,與萬州區、開州區等6個區縣開展合作,向北京、山東和重慶中心城區3個就業大市場輸送勞動力,進一步助力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轉自:重慶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重慶14個貧困區縣科協赴魯“結對子”

      5月4日,魯渝科技扶貧協作對接活動在山東濟南舉行,活動現場,山東省科協與重慶市科協簽訂了《魯渝科技扶貧協作協議》,這意味著魯渝科技扶貧協作機制正式啟動。
      2017-05-06
    • 重慶電商服務站激發脫貧活力

      重慶把農村電商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安排國家級專項資金2 8億元,建成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1264個,貧困村覆蓋率達65 9%;培訓貧困戶2 3萬人次;組織3 3萬貧困人口通過開設網店、發展網上村莊等方式實現創業就業。
      2017-10-18
    • 重慶:涉農資金“股權扶貧”覆蓋貧困區縣

      為讓貧困戶搭上產業發展“快車”,重慶近年推進的涉農資金“股權扶貧”已覆蓋全部貧困區縣,發展各類扶貧項目1200多個,1 6萬多持股貧困戶直接受益。
      2017-11-21
    • 重慶創新電商扶貧模式

      重慶創新電商扶貧模式

      2018年1月5日~7日,由重慶市商務委員會、重慶市扶貧開發辦公室主辦,重慶優創會展有限公司承辦,重慶市電子商務協會、重慶市網商協會協辦的“重慶電商扶貧愛心購活動”在重慶解放碑商圈步行街舉行。
      2018-01-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