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察右前旗:馬鈴薯變"金蛋蛋" 產業鏈托起致富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0-14





      眼下,正值馬鈴薯豐收的季節,在內蒙古察右前旗巴音塔拉鎮,群眾正忙著采收馬鈴薯。馬鈴薯是當地特色種植業的主導產業之一。今年以來,當地以土地集中連片托管模式,將耕地集中流轉,打造了馬鈴薯特色產業種植區,通過“政府引導+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戶”的模式,打通農戶與銷售方、淀粉廠的通道,馬鈴薯產業鏈不斷拓展、延伸,切實把“土蛋蛋”變成“金蛋蛋”。


      近幾年來,察右前旗通過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完善種薯生產體系、示范推廣先進種植模式、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全旗馬鈴薯產量和產值實現穩定增長。


      為了培育出更多的“金種子”,察右前旗堅持把優質種薯繁育推廣體系建設作為做大馬鈴薯產業的關鍵環節,并依托華頌種業、薯都裕農、羅歐現代農業等3家種薯企業,實施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等項目,建成了包括莖尖脫毒、組培快繁、網室栽培、原種繁育、一二級種薯生產等在內的完整馬鈴薯種薯生產體系。


      華頌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較早開展馬鈴薯分子輔助育種、基因編輯育種等工作,著手選育馬鈴薯專用新品種,將馬鈴薯育種效率提升了30%至90%。


      今年,華頌種業育種研發團隊提出了“馬鈴薯雜優模式育種體系”,并利用該模式育成一系列高產高淀粉新品種(新品系),表現最為突出的品系HDE007-1淀粉含量達到21.88%,畝產可達4158公斤。“我們公司還牽頭定義了‘火鍋薯’,育成的‘華頌香早’用于早熟鮮食,‘華頌艾維因’是淀粉專用,未來育種會為不同品類培育專用化優勢品種,實現大面積產業化應用,滿足多元需求。”華頌育種種業研究院院長劉杰說。


      今年,位于內蒙古察右前旗巴音鎮的瑞田現代牧業有限公司種植了2700多畝馬鈴薯,種植品種以淀粉薯為主。為了挑選出最優質的品種,種植基地專門拿出130多畝地來當示范田。在精挑細選下,公司選用了“晉薯16號”“肯沃3號”“墾薯1號”等作為主要品種進行大規模種植。這些品種的生育期比一般的商品薯長20多天,畝產量能達到4至5噸左右。瑞田現代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龍說:“從耕整地、種植再到采收,我們基本能夠實現全程機械化。相比于商品薯對外觀要求高,必需人工撿拾,淀粉薯更適合機械采收,不僅不影響賣價,每畝還能節省出200元至300元的人工成本。除了在采收環節降本,瑞田還采用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增效,將液體肥料或可溶性固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均勻、準確地輸送到馬鈴薯根部,水的利用率能提高15%,肥料利用率提高20%,省工省時,利于大規模種植。”


      當金黃的馬鈴薯成熟后,它們會經歷什么?篩選、清洗、切割、油浴、拌料……從田間到車間,馬鈴薯搖身一變成為色澤誘人、香氣四溢的薯條、薯餅等各類食品。據介紹,近年來察右前旗通過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在示范推廣新品種和新型種植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提升馬鈴薯深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條,啟動實施馬鈴薯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建成了70萬噸產能亞洲最大馬鈴薯深加工園區,馬鈴薯加工能力突破100萬噸。在產業園入駐企業內蒙古薯都凱達食品有限公司,除了現有的休閑薯條、法式薯條以及薯餅生產線外,還建成淀粉提取工廠以及廢渣廢料回收生物工廠,將不適合做薯條等產品的馬鈴薯用于淀粉或有機肥原料,讓馬鈴薯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產業園馬鈴薯產品從最初僅有的淀粉產品,逐漸發展到直薯、曲薯、異型薯、薯格、薯餅、冷凍薯角、冷凍薯餅等各類薯制品。今年,全旗馬鈴薯全產業產值預計將突破10億元,“土蛋蛋”進一步成為富民增收的“金豆豆”。(記者 閆廷 □ 溫馨)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