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護優先綠色發展 江西省出臺措施推進生態扶貧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0-14





      把實現生態價值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讓貧困群眾吃上“生態飯”、摘掉“窮帽子”,江西省在探索生態扶貧新模式上邁開大步。10月12日,省發改委、省扶貧和移民辦、省林業廳出臺《江西省推進生態保護扶貧實施方案》,通過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推進環境綜合治理等手段,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生態質量,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探索生態價值轉換新模式,讓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得到更多的“綠色紅利”。
    shengtaifupin
    資料圖:上饒縣鐵山鄉九獅畬族村中藥材扶貧產業基地(攝影:林君)
      保護優先、綠色發展是生態扶貧的基礎。江西省將加大生態系統特別是生態脆弱地區生態修復力度,著力解決城鄉大氣、水、土壤污染問題,加強生態功能重要區域的保護,不斷提高貧困地區生態環境容量。在加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推進環境綜合治理等方面,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在造林項目、森林撫育和低產低效林改造補助資金安排等方面向25個貧困縣傾斜。
     
      不能讓貧困群眾守著綠水青山餓肚皮,更不能讓保護者吃虧。江西省在推進生態扶貧過程中,將堅持生態惠民與傾斜支持,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大各類生態補償投入。各類生態環境保護項目資金要優先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生態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確保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在生態扶貧中得到更大支持。
     
      到2020年,江西省生態補償制度全面實施,流域生態補償資金對貧困地區的補助比例進一步提高。加大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在流域生態補償資金分配上,提高25個貧困縣分配系數。今年起,新增生態護林員指標也將優先安排給貧困縣。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江西省將有效挖掘生態資源,促進生態價值轉換,到2020年,生態價值評估試點形成成果,初步探索出多種生態價值轉換的模式。依托貧困地區資源稟賦和發展條件,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特色種植業,推進特色產業與休閑旅游、健康養生等產業深入融合,力爭到2020年,旅游接待人數達到4.4億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記者 鄭榮林)
     
      轉自:江西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生態扶貧方案出臺 到2020年帶動約1500萬貧困人口增收

      生態扶貧方案出臺 到2020年帶動約1500萬貧困人口增收

      方案提出力爭到2020年組建1 2萬個生態建設扶貧專業合作社,吸納10萬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工程建設;新增生態管護員崗位40萬個;通過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帶動約1500萬貧困人口增收。
      2018-01-31
    • 貧困戶成了管護員 四川雅安天全縣生態扶貧闖出新路

      貧困戶成了管護員 四川雅安天全縣生態扶貧闖出新路

      近日,林業大縣雅安市天全縣選聘的25名季節性管護員順利通過公示并簽訂管護合同,標志著這些來自落漢山國有林場、二郎山國有林場周邊鄉鎮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正式走上林業工作崗位。
      2018-04-23
    • 云南生態扶貧“砍山”變護山 青山變金山

      云南生態扶貧“砍山”變護山 青山變金山

      7月25日,“脫貧攻堅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云南站在瀘水啟動。在隨后幾天的采訪活動中,記者發現云南多地將扶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完美結合到一起,形成了在保護綠水青山中精準扶貧的生態扶貧新模式。
      2018-08-01
    • 云南明確生態扶貧實施途徑力爭“雙贏”

      云南明確生態扶貧實施途徑力爭“雙贏”

      云南省日前印發實施生態扶貧實施方案,明確了生態扶貧的具體實施途徑,提出將通過實施七大生態工程建設、拓寬生態管護工資收入渠道、發展三大生態產業、增加政策轉移性收入等舉措,深入推動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雙贏”。
      2018-10-2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