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為更好推動精準扶貧,截至目前山東省已建成6126處“扶貧車間”,并已制定“扶貧車間”地方標準。
據了解,“扶貧車間”是指建設在鄉、村,以不同類型的建筑物為生產經營活動場所,以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解決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為目的,以從事農產品初加工、手工業、來料加工經營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要內容,實現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就近就業扶貧模式。
據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巡視員郭大雷介紹,近年來山東菏澤等地探索創新了“扶貧車間”這一就業扶貧模式,實現了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目前全省6000余處“扶貧車間”,共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2.6萬人。
據了解,為更好以“扶貧車間”推動精準扶貧,山東省質監局組織制定了“扶貧車間”地方標準,重點對“扶貧車間”選址、運營管理、資金籌措、用工來源、收益分配等內容進行明確。
郭大雷表示,貧困人口基本消除后,“扶貧車間”要實現轉型發展,成為“致富車間”“發展車間”、農村“三留守人員”家園,保持“扶貧車間”旺盛生命力。(袁軍寶、孔祥睿)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