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扶真貧真扶貧:“結上窮親戚,改變等靠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1-29





      遼寧寬甸滿族自治縣毛甸子鎮洼子溝村群山環繞,溝溝洼洼,百姓日子過得緊巴巴。3年前,洼子溝村書記劉鋒曾抱怨:“老話說,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給錢,有的貧困戶順手花了;給物,用不了多久沒了;讓養雞鴨,有人直接吃了……”
     
      基層干部劉鋒的抱怨引起遼寧省委重視,改變直接給錢給物扶貧老套路,扶真貧真扶貧,扶貧扶志亦扶智。3年來,遼寧從省里直接選派駐村工作隊1791個、派出駐村干部5375名、派出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1791名,“結上窮親戚,改變等靠要”,培訓脫貧“領頭雁”16.48萬人。
     
      在駐村干部帶領下,洼子溝村變化發生在2016年5月5日,開天辟地第一回,洼子溝村扶貧合作社掛牌成立,23個貧困戶貸款扶貧互助金11.5萬元入股,爭取滿族少數民族發展資金25萬元,孵化4.6萬只蛋鴨,領養鴨苗放養。如今,劉鋒算著賬笑了:“蛋鴨已經產蛋,日產蛋3000只左右,按照每只蛋鴨年平均產鴨蛋150個,鴨蛋平均每個1.4元計算,年毛收入315萬元,扣除生產成本,村里每個貧困人口每年純收入可達2000元。”
     
      朝陽市是遼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的地區。2016年統計,朝陽還有省級貧困縣5個、占全省1/3;省級貧困村413個、占全省1/4;貧困戶8.2萬戶,人口17.16萬、占全省1/5,因病因殘貧困人口8.75萬人,占比79.4%。朝陽敢啃最貧硬骨頭,向扶貧攻堅戰發起沖鋒,去年就銷號193個貧困村、脫貧5.35萬人,貧困群眾滿意率由2015年的39.5%提高到2017年的92.4%。
     
      朝陽實行農村第一書記全覆蓋,從市縣機關優選干部派駐農村,1343個行政村都有了第一書記,平均年齡36.7歲,60%是后備干部。“朝陽推進‘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黨建扶貧新模式,創辦合作社1611個,去年帶動9189個貧困戶穩定脫貧。”朝陽市委書記蹇彪告訴記者,“朝陽真扶貧真問責,制定出臺5個考核督查辦法,實行扶貧不力一票否決。去年市紀委啟動脫貧執紀問責百日行動,查處扶貧案34件,黨紀政紀處分33人,召回駐村工作隊23個,撤換扶貧工作不力村書記118人、第一書記23人”。
     
      1月27日,遼寧查處拉票賄選案之后新一屆省人大會開幕,政府工作報告凸顯這樣一組數字:2017年,遼寧省財政支出用于民生比重達77%,實現25.3萬人脫貧、566個貧困村銷號、4個省級貧困縣摘帽,干部辛苦指數換來了百姓幸福指數。(記者 王金海)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遼寧鐵嶺縣黑木耳產業讓精準扶貧找到了新方向

      在遼寧鐵嶺縣雞冠山鄉下峪村峪發黑木耳山野菜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場內記者看到,社員們正忙碌的加工木耳菌棒,整個加工車間一派熱鬧紅火的景象。
      2017-12-20
    • 遼寧穩定脫貧成效顯著 三年共減貧77萬人

      遼寧穩定脫貧成效顯著 三年共減貧77萬人

      遼寧省農村貧困人口已從2014年的126萬人減少到了2016年底的49萬人,三年共減貧7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5 4%下降到2 3%,今年,遼寧省將再脫貧25萬人。實現每年減貧25萬人以上。
      2017-12-27
    • 遼寧商務廳“1+1+7”工作模式深入推進脫貧攻堅

      遼寧商務廳“1+1+7”工作模式深入推進脫貧攻堅

      近年來,遼寧省商務廳堅持把扶貧攻堅與商務工作發展結合,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程,選派10名同志到貧困鄉鎮和村工作,積極探索“1+1+7”工作模式,即“一個中心”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一個目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七項舉措...
      2018-06-05
    • 遼寧丹東發展特色果業帶動精準扶貧

      遼寧丹東發展特色果業帶動精準扶貧

      如何促進遼東山區經濟發展?丹東市把目光把投向了這種小漿果。在提出“鄉村振興”的口號后,遼寧省大力實施選派干部到鄉鎮和村工作,直接帶動產業發展,促進精準扶貧。
      2018-06-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