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國在清潔能源領域動作頻頻。6月底,沙特啟動可再生能源資源量勘測調查,將在境內安裝1200座勘測站,根據資源可用性、戰略重點來確定開發太陽能、風能最佳地理位置。7月中旬,阿聯酋透露,正在考慮投建第二座核電站,同時,迪拜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公園也進入六期項目建設關鍵期。業內人士指出,全球能源轉型訴求刺激中東地區清潔能源投資出現增長、戰略項目部署提速。
沙特啟動全球最大“風光”勘測
阿拉伯新聞網報道稱,沙特此次啟動的可再生能源資源量勘測調查,是其國家可再生能源計劃的一部分,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規模的“風光”資源勘測調查,勘測地區覆蓋面積超過85萬平方公里,相當于英法兩國陸地面積總和。
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表示,此次勘測調查將為沙特大規模開發“風光”奠定基礎,助力沙特實現“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占比達50%”的目標,同時還將加速帶動沙特“綠氫”生產和出口。
據了解,從今年開始,沙特將啟動裝機量20吉瓦的新的清潔能源項目,目標是到2030年啟動裝機量達100至130吉瓦的新項目。基于此,沙特勢必需要找到“風光”資源最豐富、開發位置最合適的地點。通過啟動大范圍勘測,不僅可以將沙特“風光”資源數據采集等待期縮短至18-24個月,同時還能最大限度提高“風光”開發效率和速度,助力項目快速過審和執行,進而大大降低項目融資風險。
沙特能源部將負責監測、記錄和傳輸信息數據,數據的準確性和連續性將不斷更新,同時還會利用人工智能對可再生能源項目地點進行評估和排名。
阿聯酋醞釀投建第二座核電站
7月,阿聯酋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哈馬德·阿爾卡比公開表示,阿聯酋已經啟動第二座核電站投建的評估工作,雖然包括裝機規模、廠址、預算等細節,政府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但已經與國際主要核電技術開發商進行了交流,今年內有望公布相關招標方案。
據了解,阿聯酋首座核電站巴拉卡核電站于2020年8月投產,這使得阿聯酋成為中東地區首個擁有核電的國家。巴拉卡核電站有4座核反應堆,每座裝機140萬千瓦,全部建成后,總裝機量將達到560萬千瓦,可以滿足阿聯酋25%的電力需求。其中,1、2、3號機組已進入商業運行,4號機組日前啟動運轉,預計年內正式進入商業運行。
阿聯酋政府指出,受到人口增長和工業部門驅動,未來10年,該國電力需求將大幅增加,在全球加速能源轉型的背景下,快速提高自身清潔供電能力勢在必行,核電無疑是其中重要一環。
根據阿聯酋《國家能源戰略2050》,到2030年,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在該國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提高到32%,到2050年占比將提高到50%,屆時可再生能源占比44%、核電占比6%。
截至目前,阿聯酋已經是中東地區太陽能發展先鋒,2022年,該國人均太陽能消費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多個太陽能項目處于開發和建設中,其中就包括迪拜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公園。
阿聯酋的目標是到2030年,迪拜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公園裝機量達到5000兆瓦,其中裝機13兆瓦的一期、裝機200兆瓦的二期、裝機800兆瓦的三期、裝機950兆瓦的四期、裝機900兆瓦的五期均已投入運營,裝機1800兆瓦的六期項目預計將在2024至2026年間分階段投入使用。
化石和綠色“雙路徑”基調不變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中東地區因為坐擁豐富的油氣資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相對緩慢,中東國家將一邊尋求低碳油氣生產,一邊努力擴張清潔能源版圖,旨在維持能源安全和綠色轉型之間的平衡。
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估計,今年,中東地區能源投資總計將達1750億美元,其中約262億美元投向清潔能源,占比約為15%。
“豐富的油氣資源阻礙了可再生能源在中東地區發展。”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艾莎·薩里希表示,“由于獲得油氣非常容易,且開發成本較低,清潔能源發展訴求并不迫切。”
中東研究所經濟與能源項目咨詢委員會主席凱倫·揚也表示,經濟多元化和戰略利益刺激海灣地區加速投資可再生能源,盡管他們愈發意識到經濟與石油脫鉤的必要性,但并不意味著會大幅減少化石燃料投資。化石燃料和綠色能源“雙路徑”,仍然是中東產油國能源戰略的主基調。
“中東國家普遍是傳統油氣生產國,至少20年內,他們沒有放棄原油、天然氣、石化產品的打算,并認為全球對化石燃料需求仍然較為強勁。”凱倫·揚強調。
中東能源咨詢公司Qamar Energy首席執行官羅賓·米爾斯指出,中東國家在能源轉型方面的投資幾乎都圍繞電力行業展開,尤其是太陽能、風能、核電等,而在其他碳足跡較高行業如交通、工業部門,脫碳進展并不明顯。(記者 王林)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