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全國碳市場有望正式運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25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黨組會議如是評價2020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成績。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提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一系列制度文件加速落地,2021年全國碳市場將正式啟動運行,作為首個納入的重點行業,發電企業將加快向清潔低碳轉型,后續,鋼鐵、化工等其他行業也將加快納入。


      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勝利


      鋼廠是3A級風景區,民宿里可以躺著看星空,“林票”能抵押貸款……走進地處閩中山區的三明,綠色發展的新鮮事俯拾即是。難以想象,曾經這里粉塵污染嚴重,“一年吃下一塊磚”。


      這樣的變化不是個例。“十三五”期間,我國相繼打響藍天、碧水和凈土保衛戰,污染防治力度不斷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生態環境部12月18日數據顯示,今年1-11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2.0%,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


      能源結構調整優化也成效顯著。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日發布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預計為49.4億噸標準煤,達到50億噸標煤以內的規劃控制目標;“十三五”末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中占比分別為84.3%和15.7%,較“十二五”末下降和上升了3.6個百分點;單位GDP碳排放量比2015年降低19%。


      12月18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會議傳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生態環境部系統貫徹落實舉措,提出明年要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定不移把降碳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加快建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碳市場建設取得多項突破


      作為落實二氧化碳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目標的重要抓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相關探索早已開始。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7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目前取得顯著進展,試點范圍內的碳排放總量和強度保持雙降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北京等試點省區市碳市場共覆蓋鋼鐵、電力、水泥等20多個行業,接近3000家企業,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累計成交額超90億元。共有2837家重點排放單位、1082家非履約機構和11169個自然人參與試點碳市場。2020年,中國已成長為配額成交量規模全球第二的碳市場。


      在此基礎上,國家發改委2017年12月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提出全國碳市場分基礎建設期、模擬運行期、深化完善期三個階段建設,以期建立“制度完善、交易活躍、監管嚴格、公開透明”的全國碳市場。


      相關的制度體系建設提上日程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立法進程加速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今年11月公開征求社會意見。生態環境部表示,將對上述兩個管理辦法完善后盡快發布。


      同時,生態環境部結合全國碳市場下一步擴大范圍的需要,從2013年開始組織開展相關行業企業的碳排放數據報告與核查工作,除發電行業外,還涵蓋建材、有色、鋼鐵、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行業。同時,我國還成功將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CCER)申請成為國際民航組織認定的六種合格的碳減排機制之一,下一步將推動該機制發展成為全國碳市場的抵消機制。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表示,下一步,碳市場發展應進一步提速,并以此作為一種體制支持來促進技術研發并形成有效的激勵,驅動排放主體采取行動。


      明年全國碳市場有望正式運行


      業內人士認為,在“十二五”部分省市試點先行,“十三五”為全國碳市場打基礎后,“十四五”將是我國碳市場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期,預計明年全國碳市場將正式啟動運行。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透露,生態環境部將實現從試點先行到建立全國統一市場,從單一市場、單一行業到多行業納入,從啟動交易到持續平穩運行。他表示,發電行業已經做好相關準備,“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快碳市場的建設,把鋼鐵、水泥、化工、電解鋁、造紙等其他重點行業加快納入。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段茂盛認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設計和實施需要充分考慮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尤其是在總量設定和配額分配方面。全國碳市場建設仍有多項關鍵工作需加緊落實,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的制定、全國碳市場注冊登記結算系統和交易系統的開發、各級主管機構的人力資源安排、各級財政的必要資金支持等。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建議,壓實部門和地方責任;重新審視一些地方和部門的規劃;加快制定地方和部門碳達峰行動計劃;制定可再生和清潔能源發展規劃;研究制定中長期碳匯建設和碳中和發展;統籌協調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等。


      業內人士預計,作為首個納入全國碳市場的重點行業,發電行業全年碳排放總量約40億噸。后續將納入其他八大高耗能行業,碳排放量將超過50億噸/年。(記者 王璐 向家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鋼鐵行業碳市場建設進入關鍵階段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能源資源消耗密集型產業,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在應對氣候變化中舉足輕重。
      2017-08-08
    • 碳市場漸近煤電承壓 專家建議碳市場與電改聯動

      碳市場漸近煤電承壓 專家建議碳市場與電改聯動

      在9月2日舉辦的“碳市場與電力市場銜接”研討會上,記者了解到,全國碳市場初期不會對煤電行業整體形成較大的成本壓力,但對碳強度顯著高于基準的落后機組將有一定的成本壓力。
      2017-09-04
    • 電力行業將成為全國碳市場的主力軍

      電力行業將成為全國碳市場的主力軍

      12月19日,備受關注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就貫徹落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進行部署,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就此拉開帷幕。
      2017-12-26
    • 全國碳市場建設諸多“攔路虎”待破

      全國碳市場建設諸多“攔路虎”待破

      12月20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一周年。按照計劃,2019年將進入模擬運行期。“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條例草案已經形成,并已經過多輪修改
      2018-12-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