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行業將成為全國碳市場的主力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26





      12月19日,備受關注的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當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就貫徹落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以下簡稱《方案》)進行部署,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就此拉開帷幕。
    tanshichang
    (圖片來源:互聯網)
      作為碳市場建設的指導性文件,《方案》明確了我國碳市場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及將其作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工具的定位,強調分階段穩步推行碳市場建設。
     
      “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創新實踐。”在12月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說。
     
      早在2010年,《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就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此后,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等地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據悉,全國碳市場建設啟動后,將首先推動三大制度建設,即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制度,重點排放單位配額管理制度和市場交易相關制度,在此基礎上,將盡快構建碳排放數據報送、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碳排放權交易和結算四大支撐系統。
     
      “把這三大制度、四個支撐系統盡快建立起來,然后再進行系統測試,在測試的基礎上開始真正的貨幣交易。”張勇表示,基于上海、湖北兩地的試點經驗和自身優勢,將分別牽頭組建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和注冊登記系統。
     
      根據《方案》,全國碳市場將以發電行業作為突破口來開展建設。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司長李高表示,這主要是考慮到發電行業數據基礎比較好、行業碳排放量大等因素。
     
      “電力行業產品比較單一,數據計量設備比較完備,管理比較規范,便于進行核查核實,配額分配也比較簡便易行。”李高說。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表示,如果將年度排放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作為“門檻”,全國將有1700家左右的發電企業納入碳市場,這些企業每年涉及排放二氧化碳總量超過30億噸,約占全國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電力行業將成為全國碳市場的主力軍。
     
      據悉,在先期納入發電行業的基礎上,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也將逐步納入碳市場中。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表示,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將覆蓋鋼鐵、電力、化工、建材、造紙和有色金屬等重點工業行業,這也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要求。
     
      “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李高表示,未來,納入碳市場的企業門檻可能還要進一步降低,要把更多的企業納入到碳市場的管理范圍。我國碳市場管理要按照穩中求進的原則,在做好制度準備、人才準備、能力建設等基礎上,有步驟地推進碳市場的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副司長蔣兆理表示,碳市場對企業的經營決策和投資也將產生深刻影響。碳交易啟動后,企業超排或多排,都會付出相應的成本,企業會更加審慎地考慮產品結構的調整。
     
      “對于電力行業來講,碳市場能有效促進企業靈活地采用不同減碳技術、結構調整和優化管理方法實現低成本減碳。”王志軒說,電力行業經過多年發展,以強制性標準持續推進深度減碳已難以為繼,而通過碳市場建設激發技術減排卻成為可能。同時,碳市場形成的碳價格,有利于通過電力市場將低碳發展成本傳導至社會層面,促進全社會低碳發展。
     
      專家表示,總體來看,肯定會有企業因為碳交易而增加負擔,也有一部分會因碳交易而獲利。從長遠看,管理水平更高的企業將進一步發揮其產能優勢,其單位產品的碳排放將有所下降,對全行業來說,總成本是下降的。“當然,碳市場產生效應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之后,其作用才會逐漸顯現出來。”蔣兆理表示,碳市場建設將堅持穩中有進的總基調,不斷完善制度設計,強化能力建設,使碳市場真正發揮出《方案》所確定的作用。(劉曉濤)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產業升級效果顯現 電力行業消費需求增長速度將放緩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2016~2017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用電形勢呈現增速同比提高、動力持續轉換、消費結構繼續調整的特征,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 0%,增速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
      2017-05-01
    • 中國加速“電力合作”點亮“一帶一路”

      電力工程關乎民生,是“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載體。中國電力企業在電力裝備制造、項目施工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則有旺盛的電力需求,雙方在這一領域合作潛能巨大。
      2017-05-24
    • 價改進入深水區 電力領域仍是突破口

      價改進入深水區 電力領域仍是突破口

      隨著首輪輸配電價改革的全面完成,以及價格改革在能源、醫療、農業方面取得的進展,我國價格市場化程度已經超過97%,未來價格改革將進入“深水區”,改革難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2017-07-31
    • 前高后穩趨勢顯現 電力行業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

      前高后穩趨勢顯現 電力行業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

      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部分地區電力供應能力富余。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比提高3 6個百分點,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較快增長勢頭,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同比增長6 3%。
      2017-08-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