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高后穩趨勢顯現 電力行業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22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日前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部分地區電力供應能力富余。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延續了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較快增長勢頭,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同比增長6.3%。煤電有序發展效果明顯,電源結構及布局持續優化,全國煤炭供需平衡偏緊,各環節庫存下降,電煤價格高位上漲,煤電企業電煤成本大幅攀升,大部分發電集團煤電板塊持續整體虧損。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預計下半年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余、部分地區相對過剩,全年電力消費增長將呈前高后穩走勢。電煤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市場交易電量降價幅度較大、且規模繼續擴大,發電成本難以有效向外疏導,預計煤電企業將持續虧損,發電企業生產經營繼續面臨嚴峻困難與挑戰。
     
      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
     
      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2.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為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長水平,增速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用電較快增長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總體延續穩中向好,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基礎設施投資、外貿出口等關鍵指標增速回升。二是工業品市場供需關系有所改善,市場價格回升,企業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拉動用電增長。三是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技術以及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帶動用電速度快速增長,逐步孕育出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又一重要力量。四是上年同期基數相對偏低。
     
      上半年電力消費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第二產業及其制造業用電較快增長。第二產業及其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6.1%和7.0%,增速同比分別提高5.6和7.3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4和3.7個百分點。宏觀經濟穩中向好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數是第二產業及其制造業用電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傳統產業中的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木材加工及制品和家具制造業等4個行業用電量增速超過10%。其中,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增長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達19.3%。代表工業轉型方向、高技術制造比例較高的通用及專用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0.2%、9.7%和7.6%;三個行業合計用電量比重(7.5%)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成為電力消費結構調整的亮點。
     
      二是第三產業用電快速增長,生產性服務業用電形勢好于消費性服務業。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9.3%,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用電量增長14.3%,延續近年來用電快速增長勢頭。
     
      三是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同比回落,為近10年來同期第二低增速。
     
      四是各地區用電增速均同比提高,西部地區增速領先。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5.3%、6.1%、9.0%和3.9%,增速同比分別提高1.7、2.7、8.1和3.3個百分點。
     
      發電投資及新增裝機同比減少
     
      上半年,電源投資節奏繼續放緩、結構繼續清潔化、布局進一步優化,棄風棄光問題有所緩解,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全國主要電力企業總計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6%,其中發電企業有效控制投資節奏,電源完成投資同比下降13.5%。電網企業貫徹落實國家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等政策,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0%。
     
      上半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5056萬千瓦,同比少投產643萬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新增總裝機比重為73.4%,同比提高20個百分點。截至6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裝機容量為16.3億千瓦、同比增長6.9%,增速同比降低4.3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2.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
     
      上半年電力供應主要特點有:一是火電完成投資和新增裝機規模雙降,火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二是水電發電量負增長,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同比下降。三是并網風電新增裝機超半數布局在東、中部地區,棄風問題明顯緩解。四是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和發電量持續快速增長,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提高。五是核電新投產一臺機組,發電量及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均同比增長。六是跨區跨省送電較快增長。七是煤炭供應平衡偏緊,煤電企業電煤成本大幅攀升、經營形勢嚴峻。全國煤炭供需平衡偏緊,各環節庫存下降,電煤價格高位上漲,煤電企業燃料成本大幅攀升,大部分發電集團煤電板塊持續整體虧損,發電行業效益大幅下滑。
     
      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部分地區相對過剩。其中,華北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華中、華東和南方區域供需總體寬松、部分省份供應能力富余;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相對過剩。
     
      電力消費走勢前高后穩
     
      綜合宏觀經濟形勢、外貿出口、服務業發展、電能替代、房地產及汽車行業政策調整、氣溫等方面因素,預計全年電力消費增長呈前高后穩走勢。考慮到2016年下半年高基數因素形成的下拉影響(2016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7.2%,比上半年增速2.7%提高4.5個百分點),預計今年下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于4%;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左右,增速與上年大體持平。若全國出現長時間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則將導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于5%。
     
      預計下半年全國基建新增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1.1億千瓦左右,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6500萬千瓦左右。預計2017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7.6億千瓦、同比增長7%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6.7億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重38%,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預計下半年電煤供應將延續平衡偏緊局勢,若迎峰度夏期間出現持續大范圍極端高溫天氣、水電欠發、運力受限等因素交織疊加的情況,局部地區部分時段將可能出現電煤供應緊張局面。
     
      預計下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繼續寬松,東北、西北電網區域電力供應能力相對過剩。受7月中旬大范圍高溫天氣影響,多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華北地區電力供需偏緊。預計全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72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150小時左右,好于年初預期。
     
      <REC>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產業升級效果顯現 電力行業消費需求增長速度將放緩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2016~2017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用電形勢呈現增速同比提高、動力持續轉換、消費結構繼續調整的特征,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 0%,增速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
      2017-05-01
    • 中國加速“電力合作”點亮“一帶一路”

      電力工程關乎民生,是“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的重要載體。中國電力企業在電力裝備制造、項目施工和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則有旺盛的電力需求,雙方在這一領域合作潛能巨大。
      2017-05-24
    • 價改進入深水區 電力領域仍是突破口

      價改進入深水區 電力領域仍是突破口

      隨著首輪輸配電價改革的全面完成,以及價格改革在能源、醫療、農業方面取得的進展,我國價格市場化程度已經超過97%,未來價格改革將進入“深水區”,改革難度也將進一步加大。
      2017-07-31
    • 全國碳市場建設進展順利 電力企業率先納入

      全國碳市場建設進展順利 電力企業率先納入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負責人李高近日表示,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努力,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取得積極成果,目前總體進展情況良好,有信心按照既定計劃完成好碳市場建設的相關工作。
      2017-11-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