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國家電網發布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抽水蓄能開發建設重要舉措。
國家電網董事長辛保安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落實國家電網服務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充分發揮電網平臺和國有企業引領帶動作用,研究出臺加快抽水蓄能開發建設六項重要舉措。
一是優化布局、加快開發。落實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充分滿足新能源發展需要和區域、省級電網調峰需求,積極推動抽水蓄能電站科學布局、多開多投,力爭“十四五”期間在新能源集中開發地區和負荷中心新增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裝機、1000億元以上投資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
二是廣泛合作、互利共贏。向社會開放國家電網擬建抽水蓄能項目,合作模式一廠一議、靈活選擇,社會資本可參可控。對于有意愿有能力的社會資本,可由社會資本控股并建設管理電站,與社會各方力量建立共建共享機制,實現合作共贏。
三是精心組織、優質建設。統籌設計、施工、監理、制造力量,推進標準化設計,提升機械化施工水平,深化全過程節約集約,優化建設工期,保護生態環境,把每個電站都建設成為優質工程、生態電站。
四是科學調度、高效利用。發揮電網統一調度優勢,推進“新能源+抽水蓄能”聯合調度,最大限度提高抽水蓄能和新能源的協同效益。積極促請完善電站價格形成與疏導機制,科學控制造價,提高利用率,推動抽水蓄能健康可持續發展。研究抽水蓄能參與電力市場路徑,促進抽水蓄能更加靈活參與系統調節。
五是盡責盡職、專業服務。全力創造便利條件,為經營區內抽水蓄能電站提供并網服務,確保電站及時并網、盡早發揮作用。充分發揮公司建設、運行、管理優勢,積極為各類抽水蓄能電站提供專業化服務。
六是自主創新、聯合攻關。聯合設備制造業、工程建設單位,依托電站群,集中攻克變速機組、40萬千瓦以上大容量機組、機組出口開關國產化等技術難題,帶動抽蓄裝備制造業向高端邁進,帶動工程建設水平提檔升級,實現抽水蓄能電站關鍵技術的自強自立。
辛保安表示,國家電網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共同推動能源電力從高碳向低碳、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向以清潔能源為主轉變,積極服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國家電網將當好“引領者”,充分發揮電網“橋梁”“紐帶”作用,促進能源生產清潔化、能源消費電氣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動能源電力行業盡早以較低峰值達峰;國家電網將當好“推動者”,加強技術創新、機制創新、模式創新,引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推動全社會盡快實現碳中和;國家電網將當好“先行者”,系統梳理輸配電各環節、生產辦公全領域減排清單,深入挖掘減排潛力,實現企業碳排放率先達峰。
我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世界第一,未來抽水蓄能將繼續加快發展。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目前在運裝機3179萬千瓦、在建裝機5243萬千瓦,是全球抽水蓄能電站規模最大的國家,已建成投產的30余座電站運行穩定,在保障電力安全、推動新能源健康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抽水蓄能占電源總裝機比重僅為1.4%,不能滿足新能源快速需求,未來我國抽水蓄能建設步伐還將進一步加快,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家電網加快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轉自:中國經濟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