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學研合力破解機器人產業“缺工”困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5





      “我要造個機器人!”——這是沈陽市鐵西區廣全學校小學部二年級學生黃鑫達參觀一場先進制造業博覽會,面對展臺上舞姿酷炫的機器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這個平時愛玩魔方和樂高編程的8歲兒童,剛剛接觸機器人就表達出了濃厚興趣。


      近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下稱“制博會”)和2023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下稱“數博會”)相繼在遼寧省沈陽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行。無論是立足實業的制博會,還是全面觸網的數博會,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制造都備受關注。兩場博覽會的機器人展會、機器人產業論壇、機器人創新創業邀請賽,無不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參與,成為產學研合力培養機器人工程師的優質平臺。


      工業機器人進行貨物裝卸和堆垛、醫療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手術、服務型機器人制作拉花咖啡、5G智能機器人琢磨棋術……兩場展會上,智能機器人技術不僅應用于工業和醫療界,還出現在更加親民的生活服務、體育賽事等領域,以普通觀眾看得懂、感興趣的方式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


      與蓬勃發展的機器人市場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機器人行業近年來被“缺工”所困擾。2023年1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計算機網絡工程技術人員”等崗位赫然在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產業政策研究所所長董凱指出,我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缺口呈現加速放大態勢,根據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2015年至2025年,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人才總量將翻一番,人才缺口將持續擴大到450萬人。


      為填平機器人產業發展和人才缺失的鴻溝,國內越來越多高校設立起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相關專業,與企業、科研機構一起謀求跨界融合和協同創新,在“項目化”的動手實踐中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生態。


      “雙足人形機器人能夠通過視覺、語音和傳感器進行人機交互,非常適合應用于教育領域。我們也從全學段機器人教育入手,以企業研發創新推動AI人才培養。”制博會上,來自深圳的樂聚人工智能學院負責人梁佳說。


      從事人工智能教育的梁佳,曾是一名機器人愛好者。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習期間,他就鉆研開發雙足人形機器人。然而,只了解編程等軟件技術還遠遠不夠。在學校的幫助下,梁佳與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共同組建起研發社團,將已有軟件系統實現為完整的雙足人形機器人。通過創新創業園的孵化,他們一步步將產品推向市場。


      從學生社團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梁佳對產學研融合助力機器人工程師培育深有感觸。“現在是人工智能進入高校的關鍵期,亟需以行業需求引領學科建設,企業也需要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術支持。”


      數博會上,數十個團隊的65件作品參加智能機器人創新創業邀請賽。肺部有了微小結節能否快速精準取樣活檢?電網高壓架空線路螺栓銷釘脫落如何進行無人補裝?河北省機器人產業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邀請賽旨在通過搭建展示、交流、合作平臺,引導更多高校、企業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形成完善的人才培育鏈條。


      2022年6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示18個新職業,“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位列其中。專家表示,伴隨著我國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一新職業也將逐漸壯大,成為推動國內產業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推手。


      與制博會、數博會類似,高校學生日漸成為科技型展會觀眾的生力軍。東北大學一名學生表示,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如果能夠在低年齡段就接觸到相關課程,或許能助力我們形成更加貼近行業需求的個人發展規劃。


      已有百年建校史的東北大學近年來面向未來人才需求,與華為北京研究所、華為云共建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與科大訊飛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了東北大學-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實驗室。


      “科技企業與大學的邊沿在日益模糊,跨界融合創新已成為變革趨勢,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高等教育協同發展的時代已經來臨,在培養機器人和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產學研深度融合不可或缺。”東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李鴻儒說。(記者 王炳坤 劉藝淳 實習生 闞思邈)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機器人產業:站“風口”更要攻“關口”

      作為“中國制造2025”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我國機器人產業迎來了飛速發展,但問題也不斷暴露。今年全國“兩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坦言:“機器人產業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2017-04-10
    • “快車道”上的機器人產業 創新能力待提高

      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近年來,機器人產業迅猛發展。特別是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地方政府對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升溫。
      2017-05-17
    • 掃地機器人專利戰打響 中國廠商如何應對

      近日,美國掃地機器人公司iRobot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了“337調查”,指控包括全球11家企業侵犯其6項專利,其中包括3家中國企業,從而掀起一場波及全球市場的掃地機器人專利大戰。
      2017-06-05
    • 市場潛力大 我國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需加速追趕

      市場潛力大 我國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需加速追趕

       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馬宏賓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國內工業機器人發展的軟肋之一,就是高端、技術復雜的六軸以上多關節機器人,國外公司占據了我國機器人市場約90%的份額。
      2017-07-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